第十四章 灞水忆往(一)[第2页/共2页]
“不过尽是些捕风捉影的胡思乱想罢了。”锦屏不等景暄答话,不屑地说道,“两年前真应当叫你也到同州虎帐中去长长见地,免得闲来无事拿这些不着调的事滋扰娘娘。”
“我当时因产后身子衰弱,离事情的旋涡远些,反倒对全部事件看得更清楚些。
除夕宫案过后,太子一回东宫就犯下了个致命的弊端,恰是这个弊端给清宁宫送去了一份确实无误的证据,也使得太子在皇上面前难以自辩,引了以后连续串的事件。”景暄的腔调变得降落起来。
柳先生一到,她自已脱困,太子也可化危为安,如何反而在此时他杀了呢?”
皇后设下构陷太子的局,第一个进入她们骗局的就是夏嬷嬷,她于汪氏投毒行刺之前已经觉有人暗害汪氏,却不但没有禁止汪氏,反而暗中减轻了汪氏饮食中迷药的分量,乃至汪氏被抓后疯颠他杀。”
来兴儿说着,冲身边的锦屏眨了下眼睛。
“行了,你们两个见面就辩论。兴儿如果去了同州,头一个顾虑他的只怕就是你!”
她提到夏嬷嬷,倒勾起了来兴儿悠长以来存于心中的一个猜疑。“娘娘,我一向不明白,夏嬷嬷为何要挑选他杀?”
“娘娘,您平白无端地费这些心机何为?莫不是想着要帮太子爷打败皇后,重回东宫不成?”锦屏像是现了甚么奥妙,镇静地眼中冒出光来。
“没甚么可奇特的,两年来我也一向在揣摩夏嬷嬷的死因,成果现只要这独一的景象才气对夏嬷嬷他杀的真正启事作出公道的解释。
“小妮子,休得胡说。”景暄听锦屏口无遮拦,赶紧打断她,“你忘了夏嬷嬷是如何死了的吗?”
师叔还念叨说同州虽离都城不远,但那儿的水质极差,等马返来了他要到玄都观去求些上好的泉水来饮马。
城东灞水边的一处高冈上,一青两红三匹马密切地围聚在一起,边啃啮着地上嫩绿的草苗,边不时地出一两声欢畅地低嘶。
景暄堕入了对旧事的回想当中。
“娘娘,你如何甚么都晓得?”来兴儿听景暄娓娓而谈,仿佛两年前东宫生的统统她都亲眼所见似的,禁不住猎奇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