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灞水忆往(二)[第1页/共2页]
“追风!”来兴儿欢畅地大呼道,“娘娘,是咱东宫的马。”
没等跟在他们前面的三匹顿时的人反应过来,“雪里青”已驮着来兴儿跑得无影无踪。
娘娘,你现在夏嬷嬷的坟前把她生前没法明说的事说出来,她白叟家天上有知,也放心了不是?”
夏嬷嬷定是看破了对方的凶险暴虐之处,才决然赴死,如此一来,即便没法助太子完整脱困,起码也做到了死无对证,皇后想要坐实太子参与谋逆的企图就难以实现。”
夏嬷嬷、刘秀士、尚敬,乃至是你……这些人只要和逆案牵涉上,都会使上至皇上,下至朝中百官、都城百姓狐疑于太子。
“太子奉诏回京,下官带人先行一步。入城之前特地绕道来夏嬷嬷坟前祭拜,娘娘,你们也是……?”
来兴儿才听出些事情的端倪来,哪舍得半路撂下,忙着诘问道:“夏嬷嬷既然当众说出有人暗害汪氏,那她为何不当着天子、皇后的面儿揭出刘秀士来,反而本身他杀了呢。
“你个小鬼头,真会说话!要不是看在这两年来你辛辛苦苦教我和锦屏骑马的情分上,我是决然不会把此中的短长关头说与你听的。”
“娘娘不知,昨日同州确是出了怪事:一天以内,太子竟接连接到两份诏旨,第一份诏旨的内容是‘圣躬违和,传诏太子马上回京。’第一份诏旨刚下达,紧接着第二份诏旨又到,特别申明要太子将所率兵马交与于承恩后,再行返京。太子担忧宫中生变,与林树和我商讨后,决定留林树在同州办理交代事项,我随太子当即回京。今晨我们才出同州城,就现有一队不明身份的人一向尾跟着我们,因而太子和一名侍卫对调了衣服,趁天气未明,单独一人走另一条路回京,而下官则率其别人成心绕道城东至此,想尽量拖住那队人,给太子争夺更多的时候。娘娘请看……”曾庆则说着,手中的马鞭冲正西一指,景暄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公然在相距高冈二里多地的官道旁,有一队十几骑人马正在打尖、歇息。
更可骇的是,皇后多年来在东宫内不知安插了多少眼线,据宜春宫的人对我说,两年前的正月十五,太子一早亲身到宜春宫会那刘秀士,成果到了早晨,刘秀士却在皇上面前无端地编造出那么一段话来构陷太子,这此中若无人暗中作怪,千万不当如此。
“娘娘居于东宫,克日可曾听闻朝中、宫中出了甚么变故?”曾庆则沉吟着问道。
“娘娘,您尽管回宫等着吧,我去去就回。”
景暄心中暗自将此事前后的来龙去脉揣摩了不下百回,苦于没人可说,眼下来兴儿、锦屏两人虽没法为她参证些甚么,却足可托赖。
“您说的是我结义的兄长骆三儿,还是钱大顺、崔九他们,娘娘要我向他们探听些甚么呢?”来兴儿转头见锦屏已落下五六丈远,成心勒紧缰绳,让“雪里青”放缓了脚步。
骑在顿时的人纷繁下了马,为的一人来到景暄面前,躬身见礼道:“下官曾庆则见过娘娘。”
“既是奉诏回京,又何需如此?曾大人,莫非此中有甚么隐情吗?”景暄面前闪过两年前东宫初遭检视的景象,心头不由一紧。
“曾大人,你们这是……?”景暄像是猜到了甚么,可又不敢确信。
来兴儿听景暄说得火急,情知生了大事,他眸子一转,已是有了主张,挥鞭朝“雪里青”的屁股上狠抽了两下,那马立马一阵旋风般向前奔去。
“娘娘,到底出了甚么事?前面的是甚么人?”来兴儿催动胯下的“雪里青”撵上跑在前面的景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