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2页/共3页]
太病院署址的变迁之明朝
清朝的太病院,轨制大抵以下:
太病院下辖八个机构:
御药局“掌两都行箧药饵”。内设达鲁花赤一人、局使二人、副使二人。
康熙十年(1671年)决定,御药房不再附属太病院,直接划归外务府,这是个较大的变动。御药房直接划归外务府后,其所需之药品,每月两次,按利用的种类、数量,则径向太病院传取。每三个月,缮折奏销一次。至于御药房配制药物所用的食品、树枝及器具等,则向有关司署传用。如所用红枣、胶枣、荔枝、龙眼等,行掌仪司(掌内庭礼乐之事,并考核寺品德级);兔雀等,行都虞司(总管内府山泽之事),等等。
御药院“掌受各路香贡,诸番进献贵重药品,修造汤煎”。内有达鲁花赤一人、大使二人、副使三人、直长一人、都监一人。
太病院的沿革及其轨制
御香局“掌修和御用诸香”。内有提点一人、司令一人。
清朝的太病院,轨制大抵以下:
明朝太病院编辑
明朝也设有太病院,其长官初始称作太病院令,后改称院使。明朝在北京和南京各设一个太病院,但是北京设置的太病院是最高医药办理构造,设有最高医政长官院使,下设院判。而南京太病院只设院判不设院使,以燕从命于北京太病院的带领。清朝只设一个太病院,院使正五品,统辖医药行政及医疗大权,清初,御药房也划归太病院办理,天下医官同一由太病院差派、考核、起落,从而加强了同一带领。但这类体制未能对峙下去,礼部管生药库,总管寺人管御药房,减弱了太病院的服从。清朝中晚期,医政办理较为混乱。总之,从金至清,太病院作为天下性医政兼医疗的中枢机构持续了七百多年。
两具铜人,在战乱中失落其一,所存一具,藏于明太病院的药王庙里,但这具铜人,是经元世祖至元年间(1264—1294年)重新修铸过的。这些前朝遗物,因年代长远,到了明英宗正统年间(1436—1449年),石刻笔迹已漫漶不清,铜像睮穴也已暗淡莫辨。明英宗号令新建太病院时,砻石范铜,重修《针灸图经》石刻和仿铸针灸铜人,置于院署,以供法度。明嘉靖时,针灸学家高武曾铸有铜人三具,男妇孺子各一。明万历中,医官杨继洲,又于太病院铸铜人一具。以是自北宋以来,前后共有针灸铜人七具。清末地安门外太病院新署“铜神庙”内供置的不知是哪一具铜人。
明清期间编辑
供奉于内廷的医师或医疗机构,我国自古已有,但其职官设置及其体制,各朝之间互有异同。周官有医师上士、下士,掌医之政令。秦置太医令。西汉时太常、少府都有太医令。属太常者为百官治病,属少府者为宫廷治病。东汉、曹魏沿置。隋唐设太医署,其主管官员为太医署令。宋有医官院,金代始改名太病院,其长官为提点。元朝亦称太病院。明、清两朝因循。
王惟德,别名王唯一,是宋朝闻名针灸学家,曾任翰林医官、殿中省尚药奉御。天圣初年,受命编修针灸册本,他对古医书中有关针灸的记录和针灸图式详加订正,并对历代医家的针灸实际停止体系总结,于天圣四年(1026年)编成《铜人睮穴针灸图经》三卷。天圣七丰(1029年)由当局颁行天下,作为学习针灸及临证取穴的标准。他还设想并主持锻造明堂针灸铜人两具。铜人的躯体、脏腑可分可合,体表用金字标有针灸穴位称呼,穴孔处涂以黄蜡,内里是空的,可注水。如果按针灸分寸精确进针,内里的水,便可自孔穴流出,不然不能刺入。它是当时作为针灸讲授和测验大夫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