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兵来将挡[第3页/共3页]
耀祖疏忽妹子说话,瞪着柳氏,鼻孔里仿佛能喷出火来,“我二弟哪,我二弟在那里?”
王翰林伸手去抚柳氏眼角的皱纹,感慨道:“当年你执鞭跑马过银水桥,说不尽的英姿萧洒。嫁与我这些年,柴米油盐每一样都要你操心,累你刻苦了。”
精华情知母亲是设了个弯弯绕把大哥绕出来,估计大哥一时半会是绕不出来了,便笑道:“大哥,都不晓得大伯家里有几位哥哥姐姐,哥哥们都娶的是谁家的女儿,姐姐们又嫁到了哪家,大哥得闲和妹子说说,好不好?”
“住在一起是非多,我是巴不得单住的。”柳氏欢欢乐喜给丈夫倒茶,“实在建房倒不必。你不记得了?我嫁过来的时候,你泰山在曲江府城外给我买了一个小庄陪嫁,庄上也有几间草房,我们搬畴昔住很费事。”
柳氏便表示一个媳妇子畴昔看看。那媳妇子去了一会,返来笑道:“这个月洞门出来有个夹道,那头通李家墙上还开着扇小门。那边院里有个小丫头子,正急的没头苍蝇一样乱闯呢,想来这位嫂子是走错了。”
精华请过父亲安,又笑对耀祖问嫂子好。王翰林见女儿懂事,神采都雅很多,坐下来顺手把柳氏面前的茶碗抬起来吃了一口润喉,道:“我和李大人筹议好了要做近邻,明日先去县里看看可有合适的宅院。如有就买下来,若没有,就先租几间屋住下来,渐渐买地再建几间草屋也罢了。”
柳氏轻啐道:“老不修,吃了几杯老酒就胡言乱语。”
“父亲……”耀祖恨恨的瞟了柳氏一眼,低下头看本身的脚尖,“父亲有家不回,族里要笑话我们这房反面的。”
柳氏嘲笑道:“你问我要你的二弟,我是你甚么人?”
然那几年黄氏和人合股在都城开当铺着赚了很多,加上畴前的嫁奁,七七八八加起来竟然有近万两银子。都城里米珠薪桂,京郊一亩水田也不过六两银子,这一万两银子沉甸甸的,黄家衡量再三,也只得捏着鼻子让耀祖收下。这事在亲族里一传,便无人再讲柳氏的闲话。耀祖自发这钱收的委曲,让他成了旁人的笑柄。是以他对柳氏更是讨厌到顶点,见了面从无一句好话。
耀祖低头,无言以对。大伯主持富春书院近三十年,名誉极隆,在族里比族长更受王氏族人尊敬。他实在没有想到父亲竟然给大伯送了二十八年钱。
“二十八年!”王翰林傲然道:“每年年底你大伯都会寄一篇书院的开支帐与为父,爹爹都未曾拆开来看过一眼,前日你妹子替爹爹清算手札时数了一数,一共有二十八封未曾拆开的信!我和你大伯和睦至此,哪个妄言我们反面?”
李知府家人丁多行李沉重,看中东院屋舍多,就一千五百两买下东院。王翰林喜好西院的梧桐,就一千二百两买下了西院,两家如愿做了紧邻。
柳氏便道:“今儿走错个把人还罢了,明儿两家谁要少了甚么东西,便说不清了。”她表示媳妇子把那妇人放开,对那妇人道:“西院是王家,东院是李家,你下回莫走错了,还从阿谁门归去罢。”使了小我送那妇人畴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