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节 游园赏花[第2页/共4页]
“是。吉确有此设法。”蔡吉半假不真地点头应道。
不过既然蔡吉本人已经跑来向低头了,管统自付身为堂堂七尺男儿也不能同一个女娃儿多做计算。是以他跟着便端方了坐姿直切正题道那小蔡府君同兼顾议何事?”
“吉自打来黄县以后,便经常听人谈起过圆通寺的海棠玉洁冰清。故本日特来一睹芳姿。”蔡吉说罢又一拱手顺水推舟地向管统佳耦聘请道,“正所谓想请不如偶遇。既然两位也是爱花之人,不若一同赏花如何?”
baidu_clb_lt_id = "519311";
“管郡承言之有理。吉是荏弱女子,亦如东莱是贫弱边郡。吉尚未找到夫君,可东莱却已找到所投之势。故吉在此替东莱恳请袁公保东莱安然。”蔡吉说着风韵绰约地向管统俯下了身子,亦如东莱郡向袁氏低下了头。
一首《白海棠》咏罢,在场的世人都向蔡吉投去了惊奇的目光。虽说蔡吉早已是东莱远近闻名的神通,但还是世人第一次看到她作诗。一旁的宁见蔡吉才赏了花,就极其应景地做了一首歌颂海棠的诗,不由鼓掌奖饰道,“府君好才学。”
且说段融怀揣着三分忐忑七分壮志动手筹办海船之时。蔡吉却不测埠领着铃兰来到城内的圆通寺赏花去了。圆通寺说是寺院实在只是一座地处偏僻的小庙罢了。不过因其清修的后院植稀有株秋海棠,故常引得游人慕名来访。而对圆通寺的智真长老来讲,来访者是为佛而来,还是为花而来都不首要,既入寺门便是有缘人。
颠末这段小插曲,圆通寺的智真长老也知面前这位十三四岁的孺子,恰是黄县城内赫赫驰名的小蔡府君。惊奇之余倒也更加用心肠领着一行品德赏起院内的海棠来。遵循智真长老的说法寺院内的白海棠同佛法一样来自于悠远的天竺。不过蔡吉却知这所谓天竺来的海棠实在是秋海棠,只因原产于两广、云南等地,故现下北方未几见罢了。但她却并没有改正智真长老误,而是任由其由花开端提及了佛法故事。毕竟在花枝下打断和尚说法是件极煞风景的事。
管统见蔡吉在他面前态度还是谦虚,便也稍稍顺了下气。须知自打蔡吉从徐州后,便再也没有同管统联络过。加上段奎以后一变态态地没有再提引其别人来做太守之事。这让管同一度思疑蔡吉是否是在与段奎一同联手欺诈。不过以后的水车事件,让管统完整放下了心。明眼人都看得出那次恰是这位小蔡府君给段奎那老儿下了个大套。乃至于那老儿现下是哑巴吃了黄连有苦说不出。不过就算是如此,管统还是对蔡吉有些放不下心。关头还是他之前花了赋税拉拢东莱水军不见效果,而蔡吉却仿佛已被管承那海贼奉作了主公。奉一个女娃儿做主公?这是啥世道!两相对比之下,也难怪管统会有点恋慕妒忌恨了。
“此乃内人。”心知蔡吉是女子的管统毫不介怀地点头道。而他身后的娇妻也跟着恭恭敬敬地朝蔡吉福了福道,“妾身宁氏见过府君。”
“真是都瞒不过管郡承的眼睛啊。”蔡吉中间茶碗微浅笑道,“没,吉本日来此恰是想与管郡承筹议点事。”
“哼,汝即知女子荏弱,为何不求一保汝安然?”管统翘着鼻子冷哼道。
是 由】.
不过世人哪知蔡吉这是抄袭。虽说这诗算不得上成之作,但搁在一个十四岁的女娃身上意义就不一样了。只见管统意味深长地瞥了一眼蔡吉后,微微一笑道没想到府君还精于诗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