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节 游园赏花[第1页/共4页]
“是。吉确有此设法。”蔡吉半假不真地点头应道。
“管郡承过奖了。涂鸦之作罢了。”蔡吉谦逊地拱了拱手,跟着又转头向智真长老发起道游了那么长园子,本府也有点累了。不知可否借禅房安息半晌?”
“出海贸易?汝招安海贼就是为了这事?”管统皱着眉头问道。
管统见蔡吉在他面前态度还是谦虚,便也稍稍顺了下气。须知自打蔡吉从徐州后,便再也没有同管统联络过。加上段奎以后一变态态地没有再提引其别人来做太守之事。这让管同一度思疑蔡吉是否是在与段奎一同联手欺诈。不过以后的水车事件,让管统完整放下了心。明眼人都看得出那次恰是这位小蔡府君给段奎那老儿下了个大套。乃至于那老儿现下是哑巴吃了黄连有苦说不出。不过就算是如此,管统还是对蔡吉有些放不下心。关头还是他之前花了赋税拉拢东莱水军不见效果,而蔡吉却仿佛已被管承那海贼奉作了主公。奉一个女娃儿做主公?这是啥世道!两相对比之下,也难怪管统会有点恋慕妒忌恨了。
“一时髦起之作罢了。让见笑了。”蔡吉略带心虚地点头道。一边则在心中偷偷向尚未出世的曹雪芹告罪,可不是用心要抄袭高文。只因刚巧碰上一个薄命的官宦女子忍不住想抒发一下心中感慨罢了。
不过世人哪知蔡吉这是抄袭。虽说这诗算不得上成之作,但搁在一个十四岁的女娃身上意义就不一样了。只见管统意味深长地瞥了一眼蔡吉后,微微一笑道没想到府君还精于诗赋。”
蔡吉见常日里一脸严厉的管统也会有闲工夫陪赏花,不由猎奇地问道,“宁也爱海棠?”
此时恰逢智真长老讲完佛法故事。一行人开端自行品赏院中的海棠花。眼瞅着宁与管统夫唱妇随地并肩赏花。有感而发的蔡吉不由拈花吟诗道保重芳姿昼掩门,自联袂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宜洁净,不语婷婷日又昏。”
汉廷上层对佛教的支撑令其在中原快速传播的同时亦引来了玄门的不满。《天平经》中就曾指责佛僧弃亲、抛妻、食不清、行乞丐为“四毁之行”。不过正所谓山穷水尽已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张角的黄巾叛逆令承平道一夜之间成了东汉王朝极力打击的工具了,同时也重创了玄门在官方的传播。一各州府衙门纷繁谈道色变。像徐州牧陶谦更是干脆抑道扬佛,借外来的佛教压抑徐州境内的承平道。而青州本就是黄巾残虐的重灾区,加上又毗邻徐州天然也多少有些抑道扬佛的意义。当然因为青州眼下群龙无首,天然不成能像徐州陶谦那般搀扶笮融大造浮图寺,大修黄金佛像。故青州境内的佛教虽有鼓起之势,但总得来讲还是非常低调的。
且说段融怀揣着三分忐忑七分壮志动手筹办海船之时。蔡吉却不测埠领着铃兰来到城内的圆通寺赏花去了。圆通寺说是寺院实在只是一座地处偏僻的小庙罢了。不过因其清修的后院植稀有株秋海棠,故常引得游人慕名来访。而对圆通寺的智真长老来讲,来访者是为佛而来,还是为花而来都不首要,既入寺门便是有缘人。
不过既然蔡吉本人已经跑来向低头了,管统自付身为堂堂七尺男儿也不能同一个女娃儿多做计算。是以他跟着便端方了坐姿直切正题道那小蔡府君同兼顾议何事?”
而蔡吉在拱手行礼之余,亦昂首望了一眼管统身边一二十多岁的妇人探听道,“这位是?”
不过在蔡吉看来笮融那种心胸叵测之辈完整就是伪佛,面前这位为人谦恭的智真长老才是真正用心修佛之人。只见智真长老一起引着蔡吉主仆,先是观光了大殿的释迦牟尼像,跟着又照着四周的壁画向二人讲授了一番佛教故事,以期能点化这两位慕名而来的小施主。蔡吉虽对佛教不是很感兴趣,但在对方妙语如珠的讲授下倒也听得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