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道德经1》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上篇《道经》三十七章[第2页/共2页]

老氏悯夫世人逐末忘本,浸失真源,不得已而应机垂训,又恐人溺于言辞,弗能内观,故复示人以深意,必使反求诸己,欲其得意之,而入众妙之门以复其初,又能体是而行,以辅万物之天然,而同归于一也。宜深味之。

又有一次,孔子对老子说:"我研讨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经自发得好久了,熟谙此中的事理了,但凭此谒见72个君主,讲授先生您的事理,阐扬周公召公的事迹,但是没有一个君主采取。太难了!是这些人难以压服,还是事理难以发扬呢?"老子说:"幸亏你没碰到治世的君主啊!所谓六经只是先王之时的陈腐知识,如何是真正的道呢?你所谓的知识和事理,就像是萍踪,是先人的萍踪,萍踪又不是鞋呀,如何有效?百鸟雌雄相视但可生养;而虫类则是雄在上,雌鄙人,高低订交应和才生养。有种叫'类'的植物,身兼雌雄两性,能自生自育。赋性不成改,运命不成变,时候不成留,道不成闭塞。获得道就能胜利,失道必然失利。"孔子听得云里雾里,而后,他三个月没出门,在家静坐自修,然后,他再去见老子。

无[4],名六合之始;

孔子见老子在静思练功,就识相地退到门外等待。

注释

[2]道:动词,说出。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6];

解读心得

孔子说:"我懂了。乌鸦喜鹊孵化而生,鱼儿濡沫而生,蜂类则是化生。弟弟出世,哥哥失爱而哭泣。我分开天然造化已经好久了,本身尚未达到天人合一的地步,怎能去教养人呢?"老子说:"很好。孔丘得道了!"

"无"和"有"本原不异称呼相异,但都表现了"道"的深远奥妙。

老子说:"心困而不能明理,闭嘴而不能说话,给你说个大略吧。至阴酷寒,至阳酷热;酷寒出于天,酷热出于地。阴阳订交,万物化生,这是万物产天生长的规律,但你看不到。存亡兴衰,时隐时现,日迁月移,道无时不在此中起着感化,但你却不见它的形迹。生有所始,死有所归,存亡循环,无有穷尽。这就是万物存亡之底子。"孔子说:"叨教游心于此的情境是如何的?"老子说:"这类境地,是至美至乐的境地,能够达到的,可称为贤人了。"老子所说的,恰是道的"道可道,非常道",它"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孔子由此得知,大道无形无迹、玄奥无穷,为六合之母之根,更贯穿到老子埋头工夫的关头,在于让内心回归浑厚真我的状况,而这,恰是一小我超凡入圣的涵养工夫之地点。

孔子问道于老子而得道

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成道,不成名也。

[1]道:名词,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本色,引申为事物生长窜改的规律。窜改所遵守的次序、体例和法则。

常道无道,常名知名。

[5]有:六合万物构成并产生名物之状况。

--王夫之

有[5],名万物之母。

--范应元

[7]徼(jiào):边沿、鸿沟,这里引申为端倪。

名可名,非常名。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