欉嫛修炼秘法(一)犬緅輟螭[第8页/共8页]
至大至刚亦至柔,小难容发漫球宙。大同天下天赋道,物阜民康一事无。
驯知己:和为平和和蔼;蔼为慈爱浅笑,驯知己者,和颜悦色,欢乐明朗,亲热待人也。不高慢自大,不盛气凌人,勿因繁华贫贱,而另眼相看,亲冷淡近者要一视同仁,驯良靠近。即便五洲百族,亦应视同兄弟姐妹,像一家人一样。如此熙熙攘攘,不就一片大同氛围?
无密光辉包宇宙,通天彻地放光亮,须从有我归无我,万象包含唯此○。
由此也足以申明悔故忏善法的首要,以及常常敲警钟的首要。曾参(孔子门生)每天要做三次检验,查抄那些是做对的,那些是做错的。商汤王则在“盘”上写警句说:“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以求取不竭的革新,洗完污点。文昌帝君的每日功过格,阿弥陀佛的48愿,都是查抄本身鼓励本身进步的体例。他们的行动原则,值得我们仿照与学习。
天乐诗断:
能行此十善之心,待人处世自修,无不得心应手。修道修德朋友,不成不知。十下之四者,儒家之四勿。佛家之四相,道家之四象也。四勿维何:“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行。”四相维何:“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四象维何:“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边朱雀,北方玄武。”简称“木金水火”。试想一小我果能十善俱全,又能常持四勿,无去四相,使四象归中,五行合一,凝成本来一点,成为一心,即天赋真一之心也。亦即赋性之原神也。非即人上之人,身外之身乎?具此厚德之基者,成道必矣。
无派的真义与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