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四十六[第2页/共4页]
含凉殿还是畴前的含凉殿, 廊芜环抱, 亭台整齐,气势恢宏, 巍峨古朴。
太子李弘揭露武皇后的不仁,将李治气得呕血病倒,满朝文武群情纷繁,劝谏的折子像雪片一样堆满案头。
李令月广袖飘飘,淡施脂粉,走到裴英娘面前,拉起她的手,“英娘,待会儿我们一起去阿父那边。”
李治抬起视线。
赵观音悄悄扯李显的衣袖,“你看看承平和永安,贤人喜好嘴甜的人,你如何就不能学着点!”
但裴英娘晓得,如果再给李治一次机遇,他仍然会做出一样的挑选,他不会因为mm放过驸马。
台下的世人把李治和李令月、裴英娘之间的密切渴念看在眼里。
李治头戴玉冠,着青织金麒麟锦圆领袍衫,端坐在大殿的高台上。
殿前和廊下阔朗,足足能够包容上千人同时旁观场下的舞乐。明天文武大臣们都来了,东廊是头裹纱帽、穿圆领衫袍的朝臣们,西廊是环肥燕瘦、珠翠满头的贵妇人。
他额角模糊有些微汗意,停止出征典礼对他来讲,实在太吃力了。
裴英娘沿着石阶拾级而上, 殿前有雄浑的鼓乐声传来。
六王李贤看一眼李治,转过甚去望着太子的背影,面色庞大。
一声娇软的呼喊在耳边响起。
李治含笑望着姐妹俩,笑容平淡,日光倾洒而下,在他鬓边的白发上镀了一层淡淡的光辉,“令月,小十七,过来。”
他捏紧鎏金酒杯,手指微微扭曲。
香风细细,环佩玎珰,宫人们簇拥着盛装的李令月逶迤而来。
裴英娘头一次穿这么厚重的衣裳,浑身不安闲。衣袖广大繁复,腕上戴的镶嵌宝石绿玉镯时不时会卡住,她伸手清算衣袖,抚平皱褶,指尖摸到锦绸邃密的纹路,触感细致。
裴英娘点点头,心中的忐忑不安立即不翼而飞,李治不但不会冷淡她,还决计让她在这类昌大寂静的场合露面,回护之意不言而明。
还是个小娘子的打扮,但衣裳层层叠叠,绣满纹样,一针一线,不知破钞了多少心血,光是金银丝线就摞了好几层,极其华贵昌大。
新城公主烦闷而亡,李治愧对mm,提起新城公主时,总忍不住泪洒衣衿。
李令月扭过脸,眉眼微弯,眉宇间的难过缓缓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促狭的笑意,“是不是惊骇了?”她摇摇裴英娘的胳膊,“怕甚么!有我呢!”
如许的李治本该让裴英娘心生害怕的,可她忘不了方才进宫时,李治对她的庇护和关爱。
宫婢举着漆盘上前,裴英娘拿起漆盘上的犀角杯,“恭祝郎君旗开得胜,早日班师。”
她低头绞着玫红裙带,没动筷子。
明天的出征典礼意义严峻。
皇室成员,血亲外戚,乃至是亲生骨肉,李治都能判定地痛下杀手。
李令月笑嘻嘻凑过来,“谁向阿父告发的?我和英娘苦学了好久,就等着冬至的时候给阿父一个欣喜呢!”
乐人们大声吟唱:“主圣开昌历, 臣忠奉大猷。君看偃革后,便是承平秋。”
多年的病痛和中年以来的深居简出让人忘了李治暮年的雷霆手腕,他是太宗李世民亲身教养长大的,该狠心的时候,他比谁都铁石心肠。
裴英娘从翻涌的思路中回过神,悄悄握住李治的手,轻笑着问:“阿父,《春莺啭》真的是您让乐工谱写的?”
李治笑了笑,半个多月没见,小十七多数是吓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