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明首相》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三章[第2页/共2页]

皇上又道:“今北边熙宁,岭南山寇海贼反叛日久,已著殷正茂总督两广,俞大猷总帅粤镇,高先生悉心经画,各部院、科道、处所督抚当合力共济,不得玩忽!”

皇上道:“祭告郊庙!”

高拱带头,百官伏地叩首,三呼“万岁”。

“好!”皇上大声道,“高先生所言,倶见为国深远忠猷,著兵部速议奏来行。”

皇上也禁不住镇静起来,他欠身坐正,大声道:“北虏顿首称臣,西塞以宁,烽火不惊,我边圉之民,室家相保;互市日久,塞上亦可物阜民安,华夷兼利。此不唯本朝大事件,亦为我中华汗青上之大事件,可划期间,必载史册!端赖卿等用心经画。元辅高先生,竭忠体国,用夏变夷,功当首叙,宜厚加升赏;以下阁臣、部院、科道、处所督抚,文武诸臣,著吏部、兵部叙功以闻!”

“连鞑子也来朝贡?这么说我大明又强大起来了?!”老者不敢信赖似的说,用力揉了揉眼睛,伸长脖子想看得更逼真些。

皇上摆手道:“边疆辑宁,乃高先生赞襄大计,自当赏荫,拟旨来!”

皇上沉吟很久,道:“既然高先生如是说,朕就准辞吧!赐银五十两,斗牛衣一袭!”

“想起来了!”一个穿长衫、私塾先生模样的中年男人道,“传闻鞑子臣服天朝了,这些宝马,定是鞑子进的贡!”

潘晟宣读毕,高拱冲动地大声道:“臣等为我皇上贺,为我大明贺!”

此时,紫禁城里的早朝上,也覆盖在一片欢娱的氛围中。

前不久,三边总督戴才接到说话峻厉的谕旨,又读了高拱的书牍,知封贡互市已势不成挡,遂迅疾上奏,建议三边对套虏,如宣大对俺答例,朝廷因而敕封吉能台吉都督同知,其下各有册封,又于红山墩暨净水营开市。至此,边事协一,六镇市竣。顺义王俺答率大小头领上谢表。礼部尚书潘晟宣读顺义王谢表,署名即达一百零三人。潘晟刚读到“臣顺义王俺答、臣都督同知辛爱、臣都督同知吉能”时,朝会里竟传出喜极而泣的声音。

“喔呀!不得了不得了!”老者捋着白髯毛说,他向东一指,“看到了吗,那是地坛,嘉靖二十九年,鞑子打过来,把地坛都烧了,北都城的城门都关得严严实实,没有一小我敢出来和鞑子冒死。谁能想到会有本日?我们皇上,比老天子短长嘞!”

高拱缓缓道:“自臣入仕以来,耳闻目睹者,皆北虏拥众大肆入犯,岁无宁日之耗。边疆之民肝脑涂地,父子伉俪不能相保,膏腴之地弃而不耕,屯田荒凉,盐法阻坏不止,国库为之耗空,举国为之凋敝!先帝常切北顾之忧,屡下诏谕修举边务,然劳力费财卒无效果。明天佑国度,彼慕义请贡称臣,不唯名义为美,且一举息境土之蹂践,免生灵之苛虐,省粮饷不成计,中外皆得以安,此其一。强虏称臣,自可示舆图之无外,全天朝之尊,伸中华之气,使九夷八蛮闻之,足以坚其畏威归化之心,此又其一。”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