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明首相》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四章[第1页/共2页]

两天后,工部题覆发交内阁,殷世儋执笔,票拟“如该部议。”高拱对河工已不再存眷,见是工部题覆潘季驯奏疏,并未细看,就叮咛连同一摞章奏,送大内批红。他觉得,皇上也会战役常一样,按例批红下发。

读至此,梁梦龙笑眯眯地望着王宗沐:“藩台,元翁的意义明白了吗?他是附和海运的,只是内心没底;我辈就抢先踏勘线路,试行一番,拿究竟出来,不唯让元翁放心,也可塞反对者哓哓之口!”

“双管齐下?”胡槚猎奇地问,“哪双管?”

新河之议,本出仆意,然非有成见。既曰不成,便当已之;惟理地点,已何与焉?所示海运,详考明白周悉,具见经国之猷。若果得遂,实国度无穷之利。但不知试行者有下落否?幸早见知,以慰悬悬。

“说办就办!”梁梦龙道,他略一思忖,“拨麦一千五百石,船十艘,差批示王惟精率人试航,同时保护船队;至于鼓励官方试航,就请新甫草拟布告,榜示本地各府。”

“等?”张居正有些惊奇,“玄翁怎的也说出一个‘等’字?”

海有可通之路,闻之甚喜。但不知事果何如,殊切悬企。倘有下落,愿早见知,若得谐此,则于国有万分之利,而又无一毫之劳费,纵使新河可开,亦不及此。

梁、王二人用心不语,胡槚只得道:“师相对反对他主张的人并不活力,他讨厌的是为反对而反对。二公建言不开河一样可解漕运困难,便是反对元翁主张,但又提出替代体例,元翁不唯不活力,还颇是欣喜嘞!”他对劲地扫视着梁梦龙、王宗沐,“放心吧,二公出息,不唯不会就义,还大大看好嘞!”

梁梦龙、胡槚都暴露惊惧神采,节堂里顿时堕入沉默。忽听门外侍从禀报:“京师来书!”梁梦龙率先跑出去,一把接过,倒是写给胡槚的。胡槚一看,恰是师相的笔迹,双手禁不住抖了起来,很久才翻开,仓促扫了一眼,压在心头的大石头终究落了地,仰天重重呼了口气。

这天早晨,三人又聚到节堂,王宗沐惶惑然道:“张阁老是不是用心安抚我辈?”

梁梦龙从胡槚手中接过书牍,展读毕,怔了半天,方道:“元翁前书知会我开河乃是他的本意,警告我万勿阻也;科长上疏说开河乃误国病民之举,我真怕触元翁雷霆之怒,把我辈一体罢斥了!”他擦了把汗,感慨道,“元翁果如张阁老所言,高爽虚豁,令人敬佩!”

胶莱河不成开的奏疏送走后,梁梦龙、王宗沐、胡槚倶惴惴不安,盼着京师有动静来,又怕有动静来,战战兢兢过了十来天,接到了张居正的书牍,方稍稍松了口气。可未见高拱只言片语,三小我还是坐卧不宁,每日晚间必到巡抚衙门节堂会揖。

高拱轻松一笑:“不是等漕河通畅,是等山东试行海运的动静。”

不过十几日,官船即从胶州动身,前去天津;招募官方试航的布告,也有了回应,前后有多人主动试行海运。王宗沐、胡槚,皆亲临胶州察看,待船队解缆,王宗沐即致书高拱,禀报景象。

有了海运这个选项,胶莱河之议虽罢,高拱并未是以懊丧,反而俄然间显得轻松了很多。张居正大惑不解,这天,在一同去中堂的路上,贰苦衷重重地说:“玄翁,本年漕粮又迟了,尚未过邳州,北方的雨季已到,一旦黄河众多,恐漕运受阻。要不要差科官前去督工?”

“喔呀,恰是此理!”王宗沐冲动地说,“抚台,说干就干起来吧!”

王宗沐踱步很久,道:“抚台,下吏看,可双管齐下!”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