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45章 十通品第二十八[第4页/共9页]

菩萨亦如是,闻此甚深义,思惟增智海,以修随顺法。

自住如空法,复为众生说,降伏统统魔,皆斯忍便利。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顺忍?谓于诸法,思惟察看,划一无违,随顺了知,令心清净,正住修习,趣入成绩。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顺忍。

菩萨亦如是,察看统统法,悉从人缘起,无生故无灭,

如是十种忍,佛子所修行,其心善安住,广为众生说。

人间各种法,统统皆如幻,若能如是知,其心无所动。

以求菩提故,其心无恐畏,闻法增英勇,供佛令欢乐。

了世皆空寂,不坏于世法,比方梦所见,是非等诸色。

如响无来处,所闻声亦然,而能别离法,与法无乖谬。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音声忍?谓闻诸佛所说之法不惊、不怖、不畏,坚信悟解,爱兴趣向,用心忆念,修习安住。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一音声忍。

闻此深法时,其心得安隐,不惊亦不怖,亦不生恐畏。

菩萨所行行,及以诸大愿,了然皆如梦,与世亦无别。

了达三世法,寂灭清净相,而能化众生,置于善道中。

修行如是行,出世泛博解,巧知诸法性,于法心无著。

人间统统法,悉知其自性,了法无有二,无二亦无著。

心不离人间,亦不住人间,非于人间外,修行统统智。

第十忍明观,众生及诸法,体性皆寂灭,如空无处所。

“佛子,是名菩萨摩诃萨十种忍。”

舍我而修行,入于深法性,心常住净法,以是施群生。

善了诸音声,于声不别离,知声悉空寂,普出清净音。

以乐菩提故,其心渐调伏,令信益增加,于法无违谤。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无生法忍?佛子,此菩萨摩诃萨不见有少法生,亦不见有少法灭。何故故?若无生则无灭,若无灭则无尽,若无尽则离垢,若离垢则无不同,若无不同则无处所,若无处所则沉寂,若沉寂则离欲,若离欲则无作,若无作则无愿,若无愿则无住,若无住则无去无来。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三无生法忍。

住于梦定者,了世皆如梦,非同非是异,非一非各种。

入此甚深义,离垢悉明彻,不舍本誓心,普照聪明灯。

如是得善巧,寂灭无戏论,住于无碍地,普现大能力。

法有亦顺知,法无亦顺知,随彼法如是,如是知诸法。

如有大福人,获得真金藏,随身所应服,造作寂静具。

成绩清净心,明彻大欢乐,知法从缘起,英勇勤修习。

专念于佛法,何尝有散动,而以悲愿心,便利行于世。

人间如阳焰,以想有不同,知世住于想,阔别三倒置。

度脱诸众生,令知法如幻,众生不异幻,了幻无众生。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统统法智通,知统统法无驰名字、无有种性,无来、无去,非异、非不异,非各种、非不各种,非2、非不二,无我、非常,不生、不灭,不动、不坏,无实、无虚,一相、无相,非无、非有,不法、非不法,不随于俗、非不顺俗,非业、非非业,非报、非非报,非有为、非有为,非第一义、非不第一义,非道、非非道,非出离、非不出离,非量、非无量,非人间、非出人间,非从因生、非不从因生,非决定、非不决定,非成绩、非不成绩,非出、非不出,非别离、非不别离,非如理、非不如理。此菩萨不取世俗谛,不住第一义,不别离诸法,不建立笔墨,随顺寂灭性,不舍统统愿,见义知法,兴布法云,降霔法雨。虽知实相不成言说,而以便利无尽辩才,随法、随义次第开演;以于诸法言辞辩论皆得善巧,大慈大悲悉已清净,能于统统离笔墨法中出世笔墨,与法、与义随顺无违,为说诸法悉从缘起,虽有言说而无所著。演统统法辩才无尽,别离安立,开辟示导,令诸法性具足较着,断众疑网悉得清净。虽摄众生不舍实在,于不二法而无退转,常能演说无碍法门,以众妙音,随众生心,普雨法雨而不失时。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九统统法智神通。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