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十通品第二十八[第4页/共9页]
菩萨亦如是,闻此甚深义,思惟增智海,以修随顺法。
住于梦定者,了世皆如梦,非同非是异,非一非各种。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无生法忍?佛子,此菩萨摩诃萨不见有少法生,亦不见有少法灭。何故故?若无生则无灭,若无灭则无尽,若无尽则离垢,若离垢则无不同,若无不同则无处所,若无处所则沉寂,若沉寂则离欲,若离欲则无作,若无作则无愿,若无愿则无住,若无住则无去无来。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三无生法忍。
修行如是行,出世泛博解,巧知诸法性,于法心无著。
划一观诸法,了知其自性,不违佛法藏,普觉统统法。
了法不在言,善入无言际,而能示言说,如响遍人间。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告诸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通。何者为十?
了达三世法,寂灭清净相,而能化众生,置于善道中。
如响无来处,所闻声亦然,而能别离法,与法无乖谬。
如是得善巧,寂灭无戏论,住于无碍地,普现大能力。
舍我而修行,入于深法性,心常住净法,以是施群生。
人间相不同,皆空无有相,入于无相处,诸相悉划一。
菩萨能如是,普见诸人间,有无统统法,了达悉如幻。
虚空无初际,亦复无中后,其量不成得,菩萨智亦然。
无异则无处,无处则寂灭,其心无染著,愿度诸群生。
专念于佛法,何尝有散动,而以悲愿心,便利行于世。
以求菩提故,其心无恐畏,闻法增英勇,供佛令欢乐。
比方工幻师,普现诸色像,徒令众贪乐,毕竟无所得。
众生及国土,三世统统法,如是悉无余,统统皆如幻。
“佛子,是名菩萨摩诃萨十种忍。”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无碍清净天眼智通,见无量不成说不成说佛刹微尘数天下中众生,死此生彼,善趣、恶趣,福相、罪相,或好或丑,或垢或净。如是品类无量众生,所谓:天众、龙众、夜叉众、乾闼婆众、阿修罗众、迦楼罗众、紧那罗众、摩睺罗伽众、人众、非人众、微细身众生众、泛博身众生众、小众、大众,如是各种众生众中,以无碍眼悉皆明见;随所积集业、随所刻苦乐、随心、随别离、随见、随言说、随因、随业、随所缘、随所起,悉皆见之,无有错谬。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无碍天眼智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