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五[第4页/共8页]
“佛子,菩萨成绩此忍,立即得入第八不动地,为深行菩萨难可知无不同,离统统相、统统想、统统固执,无量无边,统统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及,离诸喧诤,寂灭现前。比方比丘,具足神通,得心安闲,次第乃至入灭尽定,统统动心、忆想别离悉皆止息。此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住不动地,即舍统统服从行,得无服从法,身、口、意业念务皆息,住于报行。比方有人,梦中见身堕在大河,为欲渡故,发大英勇,施风雅便;以大英勇、施便利故,即便觉寤,既觉寤已,所作皆息。菩萨亦尔,见众生身在四流中,为救度故,发大英勇,起大精进;以英勇、精进故,至不动地;既至此已,统统服从靡不皆息,二行、相行悉不现前。佛子,如生梵世,欲界烦恼皆不现前;住不动地亦复如是,统统心、意、识行皆不现前。此菩萨摩诃萨,菩萨心、佛心、菩提心、涅槃心尚不现起,况复起于人间之心!
惑业心习生诸趣,若离于此不复活;众生悉在三聚中,或溺于见或行道。
“佛子,此菩萨阔别统统身想别离,住于划一。此菩萨知众生身、国土身、业报身、声闻身、独觉身、菩萨身、如来身、智身、法身、虚空身。此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能以众生身作本身,亦作国土身、业报身,乃至虚空身。又知众生心之所乐,能以国土身作本身,亦作众生身、业报身,乃至虚空身。又知诸众生心之所乐,能以业报身作本身,亦作众生身、国土身,乃至虚空身。又知众生心之所乐,能以本身作众生身、国土身,乃至虚空身。随诸众生所乐分歧,则于此身现如是形。此菩萨知众生集业身、报身、烦恼身、色身、无色身,又知国土身小相、大相、无量相、染相、净相、广相、倒住相、正住相、普入相、方网不同相,知业报身化名不同,知声闻身、独觉身、菩萨身化名不同,知如来身有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寂静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知智身善考虑相、照实决择相、果行所摄相、人间出人间不同相、三乘不同相、共相、不共相、出离相、非出离相、学相、无学相,知法身划一相、不坏相、随时顺俗化名不同相、众生非众生法不同相、佛法圣僧法不同相,知虚空身无量相、周遍相、无形相、无异相、无边相、闪现色身相。
尔时,金刚藏菩萨告摆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如是无量智考虑察看,欲更求转胜寂灭摆脱,复修习如来聪明,入如来奥妙法,察看不思议大智性,净诸陀罗尼三昧门,具泛博神通,入不同天下,修力、恐惧、不共法,随诸佛转法轮,不舍大悲本愿力,得入菩萨第九善慧地。
菩萨无量百千亿,俱时踊在虚空住,以过诸天上妙供,扶养说中最胜者。
住于此地持法藏,了善不善及无记,有漏无漏世出世,思不思议悉善知。
如有众生心下劣,为彼演说声闻行;若心明利乐辟支,则为彼说中乘道。
烦恼无边恒共伴,眠起一义续诸趣,业性各种各不同,因坏果集皆能了。
菩萨住兹妙智地,则获泛博神通力,一念兼顾遍十方,如船入海因风济。
“佛子,此菩萨智地名为不动地,无能沮坏故;名为不退转地,聪明无退故;名为可贵地,统统人间无能测故;名为童真地,离统统不对故;名为生地,随乐安闲故;名为成地,更无所作故;名为究竟地,聪明决定故;名为窜改地,随愿成绩故;名为力持地,他不能动故;名为无服从地,先已成绩故。佛子,菩萨成绩如是聪明,入佛境地,佛功德照,顺佛威仪,佛境现前,常为如来之所护念,梵、释、四王、金刚力士常陪侍卫,恒不舍离诸大三昧,能现无量诸身不同,于一一身有大权势,报得神通三昧安闲,随有可化众生之处示成正觉。佛子,菩萨如是入大乘会,获大神通,放大光亮,入无碍法界,知天下不同,示现统统诸大功德,随便安闲,善能通达前际,后际,普伏统统魔邪之道,深切如来所行境地,于无量国土修菩萨行,以能获得不退转法,是故说名住不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