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一[第4页/共8页]
尔时,摆脱月菩萨闻是说已,白金刚藏菩萨言:“佛子,今此众会皆悉已集,善净深心,善洁思念,善修诸行,善集助道,善能靠近百千亿佛,成绩无量功德善根,舍离痴惑,无有垢染,深心信解,于佛法中不随他教。善哉!佛子,当承佛神力而为演说,此诸菩萨于如是等甚深之处皆能证知。”
统统毛端处,一时成正觉。如是等大愿,无量无边沿。
如是苦众生,我今应救脱。
如是智入行,亿劫说不尽,我今但略说,实在义无余。
我于地义中,略述其少分,若欲广别离,亿劫不能尽。
“佛子,菩萨住欢乐地,发如是大誓愿、如是大英勇、如是高文用,以此十愿门为首,满足百万阿僧祇大愿。佛子,此大愿以十尽句而得成绩。多么为十?所谓:众生界尽、天下尽、虚空界尽、法界尽、涅槃界尽、佛呈现界尽、如来智界尽、心所缘界尽、佛智所出境地界尽、人间转法转智转界尽。‘若众生界尽,我愿乃尽;若天下乃至人间转法转智转界尽,我愿乃尽。而众生界不成尽,乃至人间转法转智转界不成尽故,我此大愿善根无有穷尽。’
一心恭敬待,我承佛力说,胜法奥妙音,比方字呼应。
如空中鸟迹,难说难可示;如是十地义,情意不能了。
“佛子,是名略说菩萨摩诃萨入菩萨初地门,广说则有无量无边百千阿僧祇不同事。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初地,多作阎浮提王,豪贵安闲,常护正法,能以大施摄取众生,善除众生悭贪之垢,常行大施无有穷尽。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如是统统诸所功课,皆不离念佛,不离念法,不离念僧,不离念同业菩萨,不离念菩萨行,不离念诸波罗蜜,不离念诸地,不离念力,不离念恐惧,不离念不共佛法,乃至不离念具足统统种、统统智智。复作是念:‘我当于统统众生中为首、为胜、为殊胜、为妙、为奥妙、为上、为无上、为导、为将、为帅,乃至为统统智智依止者。’是菩萨若欲舍家于佛法中勤行精进,便能舍家、老婆、五欲,依如来教削发学道。既削发已,勤行精进,于一念顷,得百三昧,得见百佛,知百佛神力,能动百佛天下,能过百佛天下,能照百佛天下,能教养百天下众生,能住寿百劫,能知前后际各百劫事,能入百法门,能示现百身,于一一身能示百菩萨觉得家属;若以菩萨殊胜愿力安闲示现,过因而数,百劫、千劫、百千劫,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不能数知。”
净统统智力,及以无所畏,成绩诸佛法,救摄群生众,
“若人集众善,具足白净法,扶养天人尊,随顺慈悲道,
此安住智亦究竟,统统佛法所从生,比方书数字母摄,如是佛法依于地。”
智起佛境地,非念离心道,非蕴界处门,智知意不及。
诸地妙义趣,此众皆欲闻,其心无胆小,愿为别离说!
此众无诸垢,志解悉明洁,承事无量佛,能知此地义。”
一念知三世,而无有别离,各种时分歧,以示于人间。
尔时,金刚藏菩萨察看十方,欲令大众增净信故而说颂曰:
乐法实在利,不爱受诸欲,思惟所闻法,阔别取著行。
“佛子,此菩萨复作是念:‘诸佛正法,如是甚深,如是沉寂,如是寂灭,如是空,如是无相,如是无愿,如是无染,如是无量,如是泛博。而诸凡夫心堕邪见,无明覆翳,立憍慢高幢,入渴爱网中,行谄诳稠林不能自出,心与悭嫉呼应不舍,恒造诸趣受生人缘,贪、恚、愚痴积集诸业日夜增加,以仇恨风吹心识火炽然不息,凡所功课皆倒置呼应,欲流、有流、无明流、见流,相续起情认识种子,于三界田中复活苦芽,所谓:名色共生不离,此名色增加,生六处聚落,于中相对生触,触故生受,因受生爱,爱增加故生取,取增加故生有,有生故有生老死忧悲忧?。如是众生发展苦聚,是中皆空,离我、我所,无知、无觉,无作、无受,如草木石壁,亦如影象;然诸众生不觉不知。’菩萨见诸众生于如是苦聚不得出离,是故即生大悲聪明。复作是念:‘此诸众生我应救拔,置于究竟安乐之处。’是故即生大慈光亮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