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升夜摩天宫品第十九[第1页/共8页]
若修习正念,了然见正觉,无相无别离,是名法王子。”
诸蕴业为本,诸业心为本,心法如同幻,人间亦如是。
“若人得闻是,罕见安闲法,能生欢乐心,疾除迷惑网。
“诸法无不同,无有能知者,唯佛与佛知,聪明究竟故。
佛身亦如是,遍及诸天下,各种诸色相,无住无来处。
如是诸佛法,是无上菩提,借使欲暂闻,无有能得者。
无量无数劫,修习菩提行,不能知此义,不成得成佛。
胜天以来世中灯,诸吉利中最无上,彼曾入此妙香殿,是故此处最吉利。
尔时,精进林菩萨承佛能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但以诸业故,说名为众生,亦不离众生,而有业可得。
统统法无生,亦复无有灭,若能如是解,斯人见如来。
身亦非是佛,佛亦非是身,但以法为身,通达统统法。
比方诸识身,各各无和合,智无智如是,究竟无和合。
尔时,功德林菩萨承佛神力,入菩萨善思惟三昧。入是三昧已,十方各过万佛刹微尘数天下外,有万佛刹微尘数诸佛,皆号功德林,而现其前,告功德林菩萨言:“善哉!佛子,乃能入此善思惟三昧。善男人,此是十方各万佛刹微尘数同名诸佛共加于汝,亦是毗卢遮那如来往昔愿力、威神之力,及诸菩萨众善根力,令汝入是三昧而演说法。为增加佛智故,深切法界故,了知众生界故,所入无碍故,所行无障故,得无量便利故,摄取统统智性故,憬悟统统诸法故,知统统诸根故,能持说统统法故,所谓:建议诸菩萨十种行。善男人,汝当承佛威神之力而演此法。”
若见统统法,赋性如涅槃,是则见如来,究竟无所住。
如阿伽陀药,能灭统统毒,有智亦如是,能灭于无智。
统统法无来,是故无有生,以生无有故,灭亦不成得。
不该说而说,是为自欺诳,己事不成绩,不令众欢乐。
尔时,慧林菩萨承佛能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是时,诸佛即与功德林菩萨无碍智、无著智、无断智、无师智、无痴智、无异智、无失智、无量智、无胜智、无懈智、无夺智。何故故?此三昧力,法如是故。
如金与金色,其性无不同,法不法亦然,体性无有异。
佛坐夜摩宫,遍及十方界,此事甚独特,人间所罕见。
如十方众生,各取虚空相,诸佛亦如是,人间妄别离。”
尔时,胜林菩萨承佛能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佛子,多么为菩萨摩诃萨善现行?此菩萨身业清净、语业清净、意业清净,住无所得、示无所得身语意业,能知三业皆无统统、无虚妄故,无有捆扎;凡所示现,无性无依;住照实心,知无量心自性,知统统法自性,无得无相,甚深难入;住于正位真如法性,便利出世而无业报;不生不灭,住涅槃界,住沉寂性;住于实在无性之性,言语道断,超诸人间,无有所依;入拜别离无缚著法,入最胜智实在之法,入非诸人间所能了知出人间法。此是菩萨善巧便利示现生相。佛子,此菩萨作如是念:‘统统众生,无性为性;统统诸法,有为为性;统统国土,无相为相。统统三世,唯有言说;统统言说,于诸法中,无有依处;统统诸法,于言说中,亦无依处。’菩萨如是解统统法皆悉甚深,统统人间皆悉沉寂,统统佛法无所增益。佛法不异人间法,人间法不异佛法;佛法、人间法,无有混乱,亦无不同。了知法界体性划一,普入三世,永不舍离大菩提心,恒不退转化众生心,转更增加大慈悲心,与统统众生作所依处。菩萨尔时复作是念:‘我不成熟众生,谁当作熟?我不调伏众生,谁当调伏?我不教养众生,谁当教养?我不憬悟众生,谁当憬悟?我不清净众生,谁当清净?此我所宜、我所应作。’复作是念:‘若我自解此甚深法,唯我一人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独得摆脱;而诸众生盲冥无目,入大险道,为诸烦恼之所缠缚。如沉痾人恒刻苦痛,处贪爱狱不能自出,不离天国、饿鬼、牲口、阎罗王界,不能灭苦,不舍恶业,常处痴暗,不见实在,轮复存亡,无得出离,住于八难,众垢所著,各种烦恼覆障其心,邪见所迷,不可正道。’菩萨如是观诸众生,作是念言:‘若此众生未成熟、未调伏,舍而取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所不该。我抢先化众生,于不成说不成说劫行菩萨行;未成熟者,先令成熟;未调伏者,先令调伏。’是菩萨住此行时,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统统人间乾闼婆、阿修罗等,如有得见,暂同住止,恭敬尊敬,承事扶养,及暂耳闻一经心者;如是所作,悉不唐捐,必然当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六善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