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净行品第十一[第4页/共7页]
随诸众抱病分歧,悉以法药而对治;随诸众生心所乐,悉以便利而满足;
或以梵住神通门,或以四摄好处门,或以福智寂静门,或以人缘摆脱门。
若见大河,当愿众生:得预法流,入佛智海。
若身光亮无穷量,则不思议光寂静;若不思议光寂静,其光则出诸莲华。
或现邪命各种行,习行不法觉得胜,或现梵志诸威仪,于彼众中为上首。
见端方人,当愿众生:于佛菩萨,常生净信。
统统统统诸佛法,皆如是说无不尽,知语境地不思议,是名说法三昧力。
诣大小师,当愿众生:巧事师长,习积德法。
孝事父母,当愿众生:善事于佛,护养统统。
见操行人,当愿众生:死守节行,不舍佛道。
若现无量神通力,则住不成思议土,演说不成思议法,令不思议众欢乐。
如是等类诸外道,观其意解与同事,所示苦行世靡堪,令彼见已皆调伏。
若统统佛现其前,则了神通深密用;若了神通深密用,则为诸佛所忆念。
无有别离无服从,于一念顷遍十方,如月光影靡不周,无量便利化群生。
若于统统众生心,一念悉知无不足,则知烦恼无所起,永不没溺于存亡。
十方统统诸赞美,称叹如来实功德,如是各种妙言辞,皆从掌内而开演。
受具足戒,当愿众生:具诸便利,得最胜法。
自归于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统统无碍。
若入堂宇,当愿众生:升无上堂,安住不动。
若身充遍如虚空,安住不动满十方,则彼所行无与等,诸天世人莫能知。
整衣束带,当愿众生:检束善根,不令散失。
此大称呼诸贤人,三昧摆脱神通力,若欲扶养统统佛,入于三昧起神变,
若以聪明为先导,身语意业恒无失,则其愿力得安闲,普随诸趣而现身。
若见于王,当愿众生:得为法王,恒转正法。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说无浊乱清净行大功德已,欲显现菩提心功德故,以偈问贤首菩萨曰:
以水盥掌,当愿众生:得清净手,受持佛法。
众会堆积,当愿众生:舍众聚法,成统统智。
又放光亮璎寂静,各种妙璎集为帐,普散十方诸国土,扶养统统大德尊。
或于郊野作大树,或为良药众宝藏,或作宝珠随所求,或以正道示众生。
若得殊胜决定解,则为诸佛所护念;若为诸佛所护念,则能建议菩提心。
入其家已,当愿众生:得入佛乘,三世划一。
若常修习波罗蜜,则能具足摩诃衍;若能具足摩诃衍,则能如法扶养佛。
若能如是调众生,则现无量神通力。
十方统统胜妙华,涂香末香无价宝,如是皆从手中出,扶养道树诸最胜。
著僧伽梨,当愿众生:入第一名,得不动法。
谛观佛时,当愿众生:皆如普贤,端方严好。
菩萨勤修大悲行,愿度统统无不果,见闻听受若扶养,靡不皆令获安乐。
若说不成思议法,令不思议众欢乐,则以聪明辩才力,随众生心而化诱。
能以一手遍三千,普供统统诸如来。
戒能开辟菩提本,学是勤修功德地;于戒及学常顺行,统统如来所称美。
若见沙门,当愿众生:调柔沉寂,毕竟第一。
若见王都,当愿众生:功德共聚,心恒喜乐。
舍跏趺坐,当愿众生:观诸行法,悉归散灭。
正身端坐,当愿众生:坐菩提座,心无所著。
无价宝衣杂妙香,宝幢幡盖皆严好,真金为华宝为帐,莫不皆从掌中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