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净行品第十一[第3页/共7页]
又放光亮幢寂静,其幢绚焕备众色,各种无量皆殊好,以此寂静诸佛土。
若得殊胜决定解,则为诸佛所护念;若为诸佛所护念,则能建议菩提心。
家是贪爱捆扎所,欲使众生悉免离,故示削发得摆脱,于诸欲乐无所受。
若能为众说法时,音声随类难思议,则于统统众生心,一念悉知无不足。
得粗涩食,当愿众生:心无染著,绝世贪爱。
受阇梨教,当愿众生:具足威仪,所行实在。
戒能开辟菩提本,学是勤修功德地;于戒及学常顺行,统统如来所称美。
见降低路,当愿众生:永出三界,心无胆小。
若能兼利统统众,则处存亡无疲厌;若处存亡无疲厌,则能勇健无能胜。
剃除须发,当愿众生:永离烦恼,究竟寂灭。
若说法时,当愿众生:得无尽辩,广宣法要。
见背仇人,当愿众生:于有恶人,不加其报。
统统神仙殊胜行,人天等类同信奉,如是难行苦行法,菩萨随应悉能作。
随诸众抱病分歧,悉以法药而对治;随诸众生心所乐,悉以便利而满足;
诣大小师,当愿众生:巧事师长,习积德法。
见修园圃,当愿众生:五欲圃中,耘除爱草。
菩萨各种便利门,随顺世法度众生,比方莲华不著水,如是活着令坚信。
若身充遍如虚空,安住不动满十方,则彼所行无与等,诸天世人莫能知。
若住英勇无上道,则能摧殄诸魔力;若能摧殄诸魔力,则能超出四魔境。
统统人间所好尚,色相颜容及衣服,随应普现惬其心,俾乐色者皆从道。
事讫就水,当愿众生:出世法中,速疾而往。
若于统统众生心,一念悉知无不足,则知烦恼无所起,永不没溺于存亡。
若见果实,当愿众生:获最胜法,证菩提道。
或以根力正道门,或以声闻摆脱门,或以独觉清净门,或以大乘安闲门。
结跏趺坐,当愿众生:善根坚毅,得不动地。
整衣束带,当愿众生:检束善根,不令散失。
常欲利乐诸众生,寂静国土扶养佛,受持正法修诸智,证菩提故而发心。
若得生在如来家,则善修行巧便利;若善修行巧便利,则得信乐心清净。
得不美食,当愿众生:莫不获得,诸三昧味。
如是无边大功德,我今于中说少分,比方鸟足所履空,亦如大地一微尘。
别离笔墨说四谛,决定义理说四谛,善破于他说四谛,非外所动说四谛,
求请削发,当愿众生:得不退法,心无停滞。
随诸众生行不同,悉以善巧而成绩。如是三昧神通相,统统天人莫能测。
若现无量神通力,则住不成思议土,演说不成思议法,令不思议众欢乐。
若见高山,当愿众生:善根超出,无能至顶。
若在于道,当愿众生:能行佛道,向无余法。
或现邪命各种行,习行不法觉得胜,或现梵志诸威仪,于彼众中为上首。
手出供具难思议,如是扶养一导师,统统佛所皆如是,大士三昧神通力。
若相寂静三十二,则具随好为严饰;若具随好为严饰,则身光亮无穷量。
是故依行说次第,信乐最胜甚可贵,比方统统人间中,而有随便妙宝珠。
见无忧林,当愿众生:永离贪爱,不生忧怖。
绕塔三匝,当愿众生:勤求佛道,心无懈歇。
彼一尘内浩繁刹,或有有佛或无佛,或有杂染或清净,或有泛博或狭小,
著下裙时,当愿众生:服诸善根,具足忸捏。
以水盥掌,当愿众生:得清净手,受持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