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光明觉品第九[第6页/共8页]
佛知众生心,性分各分歧,随其所应受,如是而说法。
众生流转爱欲海,无明网覆大忧迫,至仁英勇悉断除,誓亦当然是其行。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勤首菩萨言:“佛子,佛教是一,众生得见,云何不即悉断统统诸烦恼缚而得出离?然其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欲界、色界、无色界,无明、贪爱,无有不同,是则佛教。于诸众生,或有好处?或无好处?”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宝首菩萨言:“佛子,统统众生,等有四大,无我、无我所,云何而有刻苦、受乐,端方、丑恶,内好、外好,少受、多受,或受现报,或受后报?然法界中,无美、无恶。”
眼耳鼻舌身,情意诸情根,以此常流转,而无能转者。
众生漂溺诸有海,忧难无涯不成处,为彼兴造大法船,皆令得度是其行。
能缘所缘力,各种法出世,速灭不停息,念念悉如是。”
光亮遍清净,尘累悉蠲涤,不动离二边,此是如来智。
亦如大云雷,普雨统统地,雨滴无不同,诸佛法如是。
尔时,统统处文殊师利菩萨,各于佛所,同时发声,说此颂言:
“聪明无等法无边,超诸有海到此岸,寿量光亮悉非常,此功德者便利力。
比方地性一,众生各别住,地无一异念,诸佛法如是。
身心悉划一,表里皆摆脱,长时住正念,无著无所系。
比方大火起,能烧统统物,佛福田如是,烧统统有为。”
诸佛智安闲,三世无所碍,如是慧境地,划一如虚空。
或见经行时,具无量功德,念慧皆善巧,丈夫师子步。
时,德首菩萨以颂答曰:
又如长风起,遇物咸鼓扇,各各不相知,诸法亦如是。
比方净明镜,随色而现像,佛福田如是,随心获众报。
如有见如来,身心拜别离,则于统统法,永出诸疑滞。
比方河中水,湍流竞奔逝,各各不相知,诸法亦如是。
如人持日珠,不以物承影,火终不成得,懒惰者亦然。
如钻燧求火,未出而数息,火势随止灭,懒惰者亦然。
众生无知不见本,利诱痴狂险难中,佛哀愍彼建法桥,正念令升是其行。
以是于天下,所见各不同,非统统如来,大仙之过咎。
佛刹无别离,无憎无有爱,但随众生心,如是见有殊。
统统人间中,到处转法轮,无性无所转,导师便利说。
导师降众魔,勇健无能胜,光中演妙义,慈悲故如是。
“建议大悲心,救护诸众生,永出人天众,如是业应作。
亦如地界一,能生各种芽,非地有殊异,诸佛法如是。
亦如众鸟类,从[穀-禾+卵]而得出,音声各分歧,业性亦如是。
比方微少火,樵湿速令灭,于佛教法中,懒惰者亦然。
又如巧幻师,在彼四衢道,示现众色相,业性亦如是。
比方净明镜,随其所对证,现像各分歧,业性亦如是。
十方非常善称呼,永离诸难常欢乐,普诣统统国土中,广为鼓吹如是法。
又如在天国,各种诸苦事,彼悉无所从,业性亦如是。
其性本空寂,表里俱摆脱,离统统妄念,无等法如是。
众生及国土,一异不成得,如是善察看,名知佛法义。”
众生著我入存亡,求其边沿不成得,普事如来获妙法,为彼宣说是其行。
眼耳鼻舌身,情意诸情根,统统空无性,妄心别离有。
意净光亮者,所行无染著,智眼靡不周,泛博利众生。
摆脱明行者,无数无等伦,人间诸因量,求过不成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