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关战役史料(下)[第1页/共4页]
7、结局
5、战果阐发
更要命的是,白崇禧没有推测日军会采纳包抄战术。23日,安藤利吉中将亲临南宁批示反攻。24日下达反攻号令。27日日军开端反攻:第5师团主力、近卫混成旅团主力、台湾混成旅团主力由今村均批示沿邕宾公路向昆仑关打击;第18师团全数和近卫混成旅团一部,由久纳诚一批示,沿邕江南岸东进,在永淳渡江北上,迂回包抄昆仑关后路。固然今村均批示的正面打击遭到中国军队固执抵当,但白崇禧发明:日军真正主力在甘棠方向!它极其严峻地威胁了昆仑关一带的中国军队。
第35个人军总司令邓龙光记过一次;
日军战史称之为:“通观中国事变以来全数期间,这是陆军最为暗淡的年代。”“中国军队守势的范围很大,其战役意志之畅旺,行动之主动固执,在向来的守势中少见其匹。我军战果虽大,但丧失亦为之很多。”(参阅:《战史丛书.大本营陆军部》1,第619-626页。)
据参战批示官郑洞国、郑庭笈在1983年10月20日脱稿的《昆仑关攻坚战亲历记》,后被收录到中国文史出版社的《原gmd将领抗日战役亲历记amp;#8226;粤桂黔抗战》一书中,1995年出版,内里对于昆仑关作战的战果,二郑宣称:这是一个标致的攻坚战、毁灭战。说全歼第21旅团是毫不过分的:除击毙该旅团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以外,反击毙了第42联队长、接任中村的代旅团长坂田元一大佐;第21联队长三木吉之助大佐;副联队长生田滕一;第一大队长杵平作;第二大队长官本得;第三大队长森本宫等;班长以上军官阵亡85%以上;阵亡兵士4000人以上。固然中国军队伤亡更多,(郑洞国的第五军名誉第一师1.3万人撤下疆场的时候战役兵只剩700人)。但根基干部仍健全。日军第21旅团已经名存实亡了。
2月21日,蒋介石飞到柳州,下榻于羊角山。即有汉奸密报,当晚日军飞机轰炸羊角山蒋之住处。22日蒋主持检验会。25日集会结束时,蒋宣布:
第5军第三次霸占昆仑关,并毁灭了第21旅团的两个主力联队以后,本觉得能够顺利进军,一举光复南宁。但事情并没有这么简朴,第21旅团的残剩军队、台湾混成旅团的第1、第二联队仍在九塘至八塘间。1940年1月1日中午,及川支队数千主力到达八塘,今村均号令及川少将代替被击毙的坂田元一担负火线总批示。
第36军军长姚纯罢免查办;
第76师师长王凌云记过一次。(按照程思远《政坛回想》等质料汇总。)别的,蒋还宣布:打消叶肇、徐庭瑶、蔡廷锴三个个人军番号;桂林行营不再批示各军队,按战役序列归第四战区批示;第四战区司令部由韶关迁徙到柳州。
第5军向南宁方向持续打击的第一仗便在昆仑关至九塘间的441高地打响。攻打昆仑关时荣一师便攻占了高地北侧,日军固执保卫这高地的南侧。1日,日军飞机对高地北侧狂轰滥炸,步兵大肆打击。荣一师保卫高地的一个团加一个营,战至仅剩百余人,但仍死守阵地。2日拂晓,荣一师举全数残存兵力反攻,苦战一整天,毫无停顿,两边仍旧保持原有阵地。3日,杜聿明集结200师主力及新22师一部协同荣一师持续战役,战况更加惨烈,两边死伤都极其惨痛。入夜,日军抵挡不住败退九塘,战役结束。
另一起日军台湾混成旅之军队也于1月13日与西路军韦云菘部苦战于塘报一带。但统统日军军队,根基上实现了在南宁周边的集结。如果履行1月10日乘胜进犯的摆设,日军是不成能顺利完成反攻筹办的。老蒋干预下级的军事摆设,厥结果可见一斑。并且昆仑关战役胜利所鼓励起来的战役热忱也因半个月的恪守云消雾散,直至1月25日,白崇禧才在迁江批示所召开军政联席集会,参议对于日军大反攻的对策。27日,李济深、陈诚、张治中等也到达迁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