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关战役史料(下)[第2页/共4页]
日军于2月14日把第5师团、近卫混成旅团、台湾混成旅团组分解为第22军,由原第18师团师团悠长纳诚一担负军司令官,而该师团则调回广州。于广州新设立华南边面军司令部,安藤利吉任司令官。因为兵力有限,第22军放弃很多处所,仅由第5师团占据南宁市及四周十千米地带;近卫混成旅占据邕江南岸;台湾混成旅占据邕钦公路各要点。
5、战果阐发
6、第三阶段,桂南会战的序幕
上面三个大队级批示官,暂无证明或者证伪的质料;但《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上,中村旅团长之下,承认的阵亡军官有第一中队中队长迫田广一,第五中队中队长田村能康;别的提到姓名的42联队大队长松本总三郎少佐,另一名姓东的大队长,以及21联队第二中队长足立半一和第七中队长旭林世履都没事。以此印证,二郑说干掉的三个大队批示官也靠不住得很。
第36军军长姚纯罢免查办;
4日,荣一师因伤亡惨痛,受命撤出战役移师思陇休整。第5军持续打击。而败退九塘之日军也奉及川源七号令,于4日拂晓放弃九塘撤退至八塘恪守。国军新编第22师进驻九塘。第5军持续打击八塘,日军搏命抵当,战至12日,毫无停顿。而第5军在颠末苦战以后,伤亡甚重,职员怠倦,已经分歧适战役,于12日受命转移至思陇、黄圩、太守等地休整。进犯任务移交姚纯的第36军代替。如许,国军第5军正式退出战役序列。有人以为这是老蒋保存嫡派军队的行动,实在说不畴昔。第5军苦战经月,伤亡惨痛,本应休整。而疆场上另有20万中国军队,但这20万生力军上阵却毫无建立,只因日军恪守待援,他们才得以保持本来的阵地。
第5军第三次霸占昆仑关,并毁灭了第21旅团的两个主力联队以后,本觉得能够顺利进军,一举光复南宁。但事情并没有这么简朴,第21旅团的残剩军队、台湾混成旅团的第1、第二联队仍在九塘至八塘间。1940年1月1日中午,及川支队数千主力到达八塘,今村均号令及川少将代替被击毙的坂田元一担负火线总批示。
7、结局
第135师师长苏祖馨罢免留任;
昆仑关战役史料(下)
有人还说这是日本战后公布的数字。(拜见:《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三卷,第一分册第68页。)真正的日本战后公布质料,比方日本防卫厅战史室战后出版的《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对于39.12.18-40.1.6期间在九塘(含昆仑关)四周的作战,只承认火线打得最苦的三木吉之助联队二十天总伤亡率45%。当然日本战史在己方伤亡数字上一贯缩水,昆仑关一役估计也是如此,但起码申明日方质料是不承认四千兵士战死的。二郑的文章,吹牛最严峻的是在击毙日军初级军官,中村正雄是切当的战果,接下来宣称击毙的三个联队长级军官——四十二联队长坂田元一,任联队长至40.12.01,由安藤忠雄接任。而后,坂田晋升陆军少将,前后出任第71歩兵团长、第11戒备司令官。二十一联队长三木吉之助,任联队长至40.10.15,由原田宪义接任,而后在日本海内任东京陆军少年飞翔兵黉舍教诲长、校长,大津陆军少年飞翔兵黉舍校长,并在1944年2月26日死在大津任上。副联队长生田藤一,1945年4月27日以中佐衔出任56联队长。如何能够有日方质料承认这三小我在昆仑关之战中的战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