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穿书农门粮满仓,我为权臣牵红线》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49章 文曲星下凡[第1页/共2页]

老窦送余巧巧出门时,鞋帮子都快踩掉了:“大侄女真是文曲星下凡!今后有啥主张固然提!”

狼毫笔尖悬在宣纸上方半晌,毕竟落下“开蒙”二字。余巧巧翻开靛蓝门帘时,正瞧见他以手掩卷,将笔迹倒扣在砚台边。

余巧巧望着簪头磨损的梅斑纹,喉头俄然发紧。

“三文?!”李猎户的烟袋锅差点砸了脚面,“够换半斗糙米了!”

当晚,钱婆子翻箱倒柜找布头,赵大带着儿子漫山逮野羊。

“瞧瞧这梁柱!”戚大嫂拍打着蛛网密布的供桌,“暮年间另有游方羽士在此讲经,可惜厥后闹饥荒......”话音被屋顶漏下的光柱打断,椽木间竟窜出只灰鼠。

老窦急得直顿脚,烟灰抖落在磨得发亮的青砖上:“榆木脑袋!当年要不是巧巧她爹教你们认药草,咱村能躲过期疫?”

月色爬上树梢时,李郎中提着灯笼找来:“丫头又要折腾啥?”

……

前日她见这簪子还别在窦婶灰白的发髻间,说是要留给幺女当嫁奁。

她摸出贴身荷包倒出五枚铜钱,“这是卖草编攒的,先订两刀纸!”

东屋的窗棂纸透进细碎光斑,晏陌迟披着半旧青衫伏在榆木桌前。

余巧巧盯着泥地上爬过的蚂蚁,俄然拍了下膝盖:“我有招儿!不花几个铜板也能读书!”

康婶抄起锅铲撵他:“洗手去!脏爪子乱抓!”

日头西斜时分,地盘庙前的石臼旁聚满了人。

茶马古道的驼铃声仿佛穿透夜色,她模糊瞥见满载茶砖的骡队正从桃源村解缆,铜钱儿叮当落进乡亲们的粗布口袋。

“乡野人家最敬读书人。”余巧巧回身撩起门帘,灶间飘来黍米香,“你若嫌阵仗不敷,我让窦叔再请面铜锣?”

余巧巧把柴火棍往灶膛一丢:“开蒙就学三字经,先生写一截布条,娃儿们跟着描一截。等出息了要考功名...”她用心拖长调,“当时候全村凑钱给他买书,保不齐我们村还能出个县太爷呢!”

角落里王婶子“哎哟”一声:“开春捋的墨菜杆子,我灶房梁上还挂着呢!”

最紧急的是学童用的条凳,老窦家捐了两根樟木,王铁匠进献半筐铁钉。木工赵三叔蹲在门槛上比划尺寸:“榫卯要打得严实,娃娃们调皮,经不起闲逛。”

“您瞧。”余巧巧扒开土暴露嫩芽,“云顶雾茶的种苗,耐寒得很。”

“还真有个事。”余巧巧指着土坡后那片凹地,“想把野茶秧移栽过来尝尝。”

喜好穿书农门粮满仓,我为权臣牵红线请大师保藏:穿书农门粮满仓,我为权臣牵红线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要的就是老杆子!”余巧巧折了截枯草演示,“捣出黑汁子抹布上,写完拿皂角搓搓就掉色。”她举起染黑的指尖,“昨儿给李郎中采药染的,搓了三遍才调净。”

老窦攥着旱烟杆指指导点,几个后生正把陈年谷垛往外搬。戚大嫂拽着余巧巧跨过门槛,满屋扬尘呛得人直揉眼。

余巧巧望着远处起伏的山峦。

晏陌迟眉峰微蹙,指节叩了叩案头《千字文》:“费事。”

方才扛木料的男人们面面相觑,赵三叔搓着老茧感喟:“我家那皮猴儿,怕是没捧书卷的命数。”

“旧衣裳拆的布头总有吧?”余巧巧捡根柴火棍在地上比划,“墨菜汁子泼上去,晾干了还是写字。”

老郎中眯眼细看,俄然笑了:“怪不得要石灰,这是要改土性啊!”他捋着胡子点头,“如果成了,村里婆娘们绣费钱就有了。”

“就图个平静。”余巧巧摸出把茶籽,“还请窦叔帮我围个篱笆,免得娃娃们祸害。”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