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请假一天[第2页/共3页]
断断续续两个月的大雨终究要停了,清丈田亩的事情也要开端了。
宋时坐鄙人首,给父母和桓凌斟酒布菜,老诚恳实听着父亲冒充抱怨他,桓师兄光亮正大地嘉奖他。但是听着听着,俄然觉着桓师兄要涨辈分――如何就一口一个地叫上时官儿了?
这个馅在当代就流行天下,拿到郑朝也冷傲了宋家和他们家邻居、亲朋、下属同僚好多年,一向是他们家送礼的私淑好菜。他们自家过节团聚的时候,大半儿月饼也都是莲蓉的,其他馅的不过应点着做几个。
他待两人坐下,便温暖地说:“世侄不必跟时官儿客气,尽管坐着,就叫他替你斟酒。我这小县里没甚么好物,只要月饼是家里送来的金丝小枣做的馅儿,味道还算好。你随便用些酒菜,待会儿吃月饼弄月,也能尝尝故乡味道。”
他晃了晃神,俄然认识到,是堂上桂花香气中模糊掺着的一丝薄荷香叫他感到熟谙。这自小就常闻见的薄荷清露香气,另有这仲春季气、厅堂大敞,却不见虫蚁滋扰的温馨……
‘子期’这个字是他捐监以后本身起的,不过黉舍朋友们叫惯了宋兄、宋贤弟,父母还拿他当孩子叫奶名,桓凌也宁肯一口一个三弟,还没人正式称过他的字。
一想到小师兄要到府里供职,宋时就生出一种抱着题集追到府里找他帮手做的打动。
鱼鳞册上标的数字小,王家占的地实际上能广出数里去――如果宋时一意孤行要清出隐田,他这些年积欠的粮草算出来就是一笔巨款。
他把这话当了真,满脸都是高傲的光彩,恨不得跟着夸儿子几句,但在人前又要谦善,强绷着笑容道:“时官儿是有些怕虫子,自小就爱弄这些东西。世侄却不晓得,这孩子在广西连醉蟹都不准我们吃,说是里头生虫,吃下去对肠胃不好……”
宋大人点头笑道:“这孩子,倒急着长大了,呼字有甚么用,哪天你成了家……”
桓凌谢道:“侄儿来得匆促,早忘了要过节的事。若非宋伯伯与三弟照顾,那里吃得上我们北方口味的月饼。”
他挽了挽袖子,给三人斟上酒,贺宋大人得此佳儿,又祝宋时将来成一代经学大师,总算挽回了席上的氛围。
宴席摆在厅前抱厦里,敞开门窗便能看到天上明月,外头不知谁家请了侍宴的伎歌女户,隔着天井将吹弹声幽幽送到厅中。
桓凌虽是京里人,但北京离保定又不远,口味也差未几。宋家这一桌樱桃肉、炖干肘、东坡肉、火烧羊肉、八宝酿鸭子……倒比水患里李行头经心做的百合燕窝、鱿鱼卷、香糟鱼、虾圆、清蒸淡菜之类看着就顺口。
不加冬瓜条、青丝玫瑰,单用猪油拌合冰糖、核桃、松子、杏仁、芝麻等坚果碎,拌上炒熟的重箩白面,裹上猪油白糖调的酥皮烤熟。如许调出来的的馅格外酥松,不会香得冲人;月饼皮不大甜,但刚出炉时沾手就碎、入口即化,配着苦涩又不油腻的馅料味道恰好。
自家人。
桓凌忙也起了身,笑着说:“我将要到府里任通判,这些将来也是我分内之事,有甚么可谢的?倒是我要先谢过三弟情愿教我这些实务。”
恰是宋时治水时借住的庄子仆人,本地驰名的乡绅王家。
但现在桓凌开口点了枣泥月饼,宋时便叫庄户给家里捎了口信,叫厨子用家里送来的金丝小枣蒸馅,精精美致地烤一盘枣泥月饼――趁便也给他烤几个五仁的。
这几天为了送礼,厨子做的几近都是莲蓉蛋黄的月饼,送人剩下的才本身留着吃。只要桓凌点的金丝小枣和宋时的五仁月饼是现做的,端上来时皮酥如纸,拿起来就一层层往下掉。宋时拿了小刀一剖四块,暴露甜香醇厚的枣泥馅和焙得香酥的果仁,又切了四个莲蓉月饼――每人分一角莲蓉并把稳的咸鸭蛋黄,非常骄奢淫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