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杜甫:长安奥德赛[第4页/共15页]
这个贫困难堪说不上话的拾遗也很快没得做了。乾元元年(758年)夏天,杜甫因为房琯的连累被放逐为华州司功参军。金光门在长安城西,华州(今陕西华县)在南边,出城的时候,杜甫特地绕道金光门与朋友道别。一年多前,在安禄山叛军占据的长安,他从金光门逃出长安奔向凤翔,满怀报效国度的热忱。他一次次抛下家庭,不顾性命,在战乱里艰巨地寻觅朝廷和天子。现在,作为天子虔诚的臣子,他被放逐,领命分开。走出金光门的时候,杜甫驻马,再次回望这座已经被摧毁的破败都会。他破钞平生最贵重的十年,想要在城里扎下根来,但终究没能胜利。
十八年前,也是如许的大雨,玄宗天子也去了洛阳。二十四岁的杜甫跟着去洛阳插手科举,那年他没考中,却没当回事。落第以后,开高兴心旅游去了。《山海经》里记录一种长得像鹤的红色大鸟,鸣如箫韶,栖于高岗梧桐之上。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他六岁第一次写诗,便挑选“开口咏凤凰”。他向来没思疑过本身就是如许一种崇高高傲的物种。当时候他年青,自夸“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觉得机遇如许多,他另有无数一鸣惊人的能够。
杜甫本来住在杜陵四周,“城南韦杜,去天尺五”的阿谁“杜”。这一族,冠盖相望,世代显宦,乃至于朱紫家挑半子,按例先去杜陵探听。他爷爷的名字,长安城里尽人皆知:就是阿谁要叫王羲之拜他书法,叫屈原服侍他文章的杜审言。天宝四载(745年),杜甫在济南旅游,北海郡太守李邕传闻杜审言的孙子在济南,特别提出要见他,请他用饭喝酒玩耍。当世名流多少都晓得他是杜审言的孙子,要看一看他是如何像他的爷爷。他只能一脸高傲地挺直腰杆,拽平褐衣上的皱褶,踢掉鞋子上黏着的泥巴,硬着头皮驱逐别人对于一个杜家子孙的核阅。
在长安的第八个夏天将近畴昔,杜甫仍然日复一日地极力与平常糊口周旋。八月里没完没了地下雨,水涨起来,房舍倾圮无数,粮食歉收,关中大饥,米价飞涨。朝廷出太仓米十万石,比时价便宜,专卖穷户。没米下锅的时候,他得办理精力上终南山寻几味认得的药材,进城卖了,去买太仓米。
传闻安禄山兵锋所过的太原府和东受降城(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一带)都奏报安禄山带兵谋反,一起往长安、洛阳而来,又传闻那只是讨厌安禄山的朝臣造的谣;传闻方才入朝的安西节度使封常清被封为新的范阳、平卢节度使,仓促去华清宫见了天子一面,第二天就去洛阳招兵买马;传闻在华清宫住了大半年的天子终究回到了长安,第一时候正法了安禄山的儿子安庆宗及其老婆荣义郡主。天子又在安禄山南下的必经之路上设置防备使,升朔方右厢兵马使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抵当安禄山。再然后,天子在勤政楼摆宴,拜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十仲春月朔,五万军士扛着一面接一面的旗号,迤逦出城,去讨伐安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