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第 111 章[第2页/共3页]
终究走出了这片乌黑的窄巷,街道两旁,灯火垂垂零散复见。
萧列浅笑道:“慈儿,你可知,何为天下了?”
慈儿点头,又点头:“皇爷爷,我要先问过爹娘。”
“天子要做的事,便是治天下。”
十数步后,数名一样身着便服的侍卫,冷静地跟从同业。
“好。”
慈儿跟着祖父,从肩舆里下去,抬眼四顾,微微一怔。
慈儿转头,看了半晌,渐渐地仰起脸,望向祖父。
慈儿点头:“好。”
萧列笑了,点头,目光无穷欣喜。
祖孙入了灯市。但见街道两旁店铺林立,酒坊浪费,天还未黑, 家家门前, 便已灯笼高挑, 门里更是灯火光辉, 来宾如云, 笑声阵阵, 不断于耳,更有龙马香车,川流不息,整条街道,远了望去,如同银龙蜿蜒,蒲伏向前。
“只剩十来只了,都是好橘,本来要卖十文,客长若都要,算五文钱便可。”
萧列道:“好。你爹娘该当也快归京了。皇爷爷就先去问你爹娘。倘若他们承诺了,慈儿也就承诺,好不好?”
慈儿眼睛微微闪亮:“皇爷爷,我懂了!所谓的治天下,便是治万民。”
暖轿一向前行,走了一段仿佛很长的路,终究停了下来,肩舆再次被压了下去。
酒坊伴计出来赶人了。
慈儿点头:“慈儿不知。”
一个和慈儿差未几年纪的女孩儿,穿了件许是母亲衣裳改做的蓝底碎花夹袄――那夹袄很旧了,上头的红色碎花都泛出了陈霉的旧黄,想必也不保暖。女孩儿却不顾寒气,站在开了半扇门的门槛里,一边往手掌内心呵着气,一边朝外伸头张望,仿似是在等人,瞧着已等了有些时候了。
越向前去,门路便越难行,两旁的房屋也更是陈旧,那些屋子,几近不能称之为屋,不过就是四根柱子围上一圈捆扎起来的茅草破布,上头再覆一层草席,以石头压住四角,如此便成了居人之所。
慈儿跟着祖父,穿行在到处都是身着轻裘华服路人的街道上,左看右看,走完灯市最为热烈的一条街后,怀中已抱了数样玩物,都是方才路过街边铺子时,侍卫代他买的。虽腿脚有些乏了,却非常镇静,随祖父坐回到那顶等在街尾的软轿里,问东问西。
所谓灯市,最后本来只是太.祖在上元之时,为与民同乐而在皇宫东侧所设的一处灯场,当时每年到了上元前后,朝廷搭设斑斓彩楼,兜揽南北富商,入夜张灯作乐,施放炊火,全城公众,上从贵爵公卿,下至苍头百姓,不管贵贱,无不至此,既为赏灯,也为游乐,流连不去。当时前后旬日,厥后垂垂改成每月初5、十五,二十,一月三次,再厥后,这一片处所,集齐了珠宝古玩、香绸瓷锦,南北奇货,外洋珍物,更兼酒坊店铺,豪宅丽邸,一起迤逦往东,连绵长达几十里地。至今,灯市虽名字还是不改,但早就不再限于上元或是每月三次的集市了,一年到头,若无特别环境,人来人往,灯火常常彻夜达旦。
轿里安了个小铜炉,内里燃了炭火,非常和缓。
和方才在灯市所见的气象比拟,如同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萧列一一应对,最后道:“慈儿,这处所好吗?”
天近傍晚, 雪垂垂止住,皇宫东北角更鼓房侧的一扇角门开启, 内里出来了一顶暖轿。
慈儿怔怔地望着那扇闭合了的门,小小身影,一动不动。
暖轿循了原路,返回宫中,祖孙二人回到御书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