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碧血剑(下卷)(新修版)》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51章 袁崇焕评传(10)[第1页/共4页]

但京里的饷银仍然不发来,锦州与蓟镇的兵士又叛变。如果这时清军来攻,宁远与锦州如何守得住?局势实在伤害之至。袁崇焕有甚么体例?只要不竭的上奏章,向北京请饷。

“守为正着,战为奇着,和为旁着”—明兵打野战的战役力不及习于骑射的清兵,这是天赋的限定,不易短期内窜改过来,但大炮的能力却非清兵所及。以是要舍己之短,用己所长,守坚城而用大炮,立于不败之地。只要在需求奇兵凸起、攻敌不料之时,才和清兵打野战。为了争夺时候来练习军队、加强城防,偶然还须在适那机会中与敌方媾和,这是帮助性的计谋。

大学士刘鸿训等都奏,请给袁崇焕大权,赐给他尚方宝剑,至于王之臣与满桂的尚方剑则应撤回,以同一事权。崇祯以为对极。应予照办。谈完大过后,赐袁崇焕酒馔。

“罗雀掘鼠”是唐张巡的典故。张巡在睢阳被安禄山围困,死守日久,军中无食,只得张网捉雀、掘穴捕鼠来充饥,但仍死守不平。罗雀掘鼠是不得已时的苦体例,遭到仇敌包抄,只得苦挨,但怎能希冀兵士在平时也都有这类精力?周延儒乘机诽谤,崇祯在这时已开端对袁崇焕信心摆荡。他提到袁崇焕以“清慎为己任”,仿佛对他的“清”也有了思疑。崇祯心中仿佛如许想:“他自称是清官,为甚么却不竭的向我要钱?”

崇祯的脾气当中,也有他祖父神宗的遗传。他一方面接管财务部长的发起,增加赋税,另一方面对于伸手来要钱之人大大的不满。

礼部右侍郎周延儒奏道:“军士威胁,不但单是为了少饷,必然另有隐情。前人虽罗雀掘鼠,而军心稳定。现在各处兵卒为甚么动辄鼓噪,此中必有原故。”崇祯道:“正如此说。前人另有罗雀掘鼠的。今虽缺饷,那边又会到这境地呢?”

[3]对崇祯本应称朱由检、思宗、庄烈帝、怀宗、毅宗,或崇祯天子。本文以他年号称呼,是风俗上的浅显体例,有如称清圣祖为康熙、狷介宗为乾隆。

袁崇焕又到锦州去安抚兵变,连疏请饷。十月初二,崇祯在文华殿集群臣商讨,说道:“崇焕先前说道‘安抚锦州,兵变可弥’,现在却说‘军欲鼓噪,求发内帑’,为甚么与前疏如许冲突?卿等奏来。”

袁崇焕于八月初达到,奖惩了几名军官,此中之一是厥后大大驰名的左良玉,当时是都司;又杀了晓得兵变预谋而不报的中军,将兵变安定了。

[5]《明史·袁崇焕传》中引述他的奏章:“规复之计,不过臣昔年‘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守为正着,战为奇着,和为旁着’之说。法在渐不在骤,在实不在虚。此臣与诸边臣所能为。至用人之人,与为人用之人,皆至尊司其钥。何故任而勿贰,信而勿疑?盖驭边臣与廷臣异。军中可惊可疑者殊多,但当论成败之大局,不必摘一言一行之微瑕。事任既重,为怨实多,诸无益于封疆者,皆倒霉于此身者也。况图敌之急,敌亦从而间之,是觉得边臣甚难。陛下爱臣知臣,臣何必过疑惧?但中有所危,不敢不告。”

袁崇焕多次上疏请饷。崇祯对诸臣说:“袁崇焕在朕前,以五年复辽、及清慎为己任,这缺饷事,须讲究长策。”又说:“关兵动辄鼓噪,各边效尤,如何得了?”

袁崇焕又请东西,说:“建州筹办充分,东西锋利,马匹矫健,久经练习。此后解到边陲去的弓甲等项,也须精利。”崇祯即谕代理工部尚书的左侍郎张维枢:“此后解去关辽的东西,必须铸明监造司官和工匠的姓名,如有脆薄不堪利用的,便可究查查办。”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