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碧血剑(下卷)(新修版)》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50章 袁崇焕评传(9)[第2页/共4页]

在这幅画上题诗的共有十九人,此中有和尚三人,另有几个是袁的幕僚。值得重视的是,有八小我在十到处所提到了黄石公、赤松子、圯上的典故,这决不会是偶尔征象。这典故是说张良立了大功以后,随即退隐,才制止给猜忌残暴的刘邦所杀。在此次饯别宴中,袁崇焕的朋友们必然夸大必须“功成身退”,大师对于天子的狠毒手腕都深具戒心,以是在诗中一再鉴戒。[2]

崇祯道:“五年复辽,便是方略,朕不吝封侯之赏。卿其尽力以解天下倒悬之苦!卿子孙亦受其福。”袁崇焕谢恩归班。崇祯暂退少憩。

袁崇焕在广店主居这几个月中,与普通文人诗酒唱和,此中最闻名的朋友是陈子壮。

袁崇焕在报功的奏章中,力称功绩最大的是满桂。[1]他和满桂向来很有定见抵触,但在奏章中力称宁弘远捷以满桂之功居多,可见光亮磊落,至公忘我。

一椎如许大,误中亦由天。

袁崇焕奏道:“统统方略,都已写在奏章里。臣今受皇上特达之知,请给我罢休去干的权力,估计五年而建部可平,全辽能够规复。”

魏忠贤这时更叫一名御史弹劾袁崇焕主张和议,“设策太奇”,进犯他没有去救锦州。袁崇焕在如许的压力之下,只得自称有病,要哀辞职。魏忠贤立即批准,派兵部尚书王之臣去代替。[3]

闲坐了无事,安排去作诗。

[7]袁崇焕〈过诃林寺口占〉:“四十年来过半身,望中祇树隔尘凡。现在着足空王地,多了畴前学杀人。”“空王”是指释迦牟尼。

邵武暑中闲坐

博浪城

守军又以葡萄牙大炮轰击,击碎清方大营帐一座及皇太极的白龙旗,杀伤清兵很多。明方的陈述说,皇太极宗子召力兔贝勒胸口中箭,另一子浪荡宁古贝勒在阵上被明军射杀,又杀固山(领七千五百人,相称于团长)四人、牛彔(领三百人,相称于营长)三十余名。这陈述失之夸大,究竟上并无皇太极的儿子在此役中阵亡。但清方记载中也说:济尔哈朗贝勒、萨哈廉贝勒、大将瓦克达、阿格等均受伤。

[2]马耳丁的《鞑靼战记》中大吹葡萄牙布道的功绩,又说:“上帝对于信奉基督教的天子必予福佑,以是中国天子对鞑靼人(指满清)作战大胜。”实在天启天子信奉的是鲁班先师,并没有信奉基督教的上帝。

袁崇焕留下来的诗篇,大多数是忧国忧民、悲忿沉郁之作,也有一些感慨伤逝、记念亲朋的,有几首表示家贫俸薄,愧对母妻。思念他平生,真是生于忧患,善于忧患,只要两三首小诗,稍显他诙谐的一面。

天启的儿子都已短命,有些后妃怀了孕,也都被客氏和魏忠贤设法弄得流产,以是没有儿子。由他亲弟弟信王由检接位,年号崇祯。

李斯为秦丞相,给秦二世、赵高殛毙,临刑时对儿子感喟说:“畴前做布衣时,同你牵了黄犬出东门玩耍,多么清闲安闲。现在已不成得了。”袁崇焕说:当年秦始皇要摈除本国客卿,你上甚么〈谏逐客书〉,劝止了秦皇,留下来做丞相,如果当日你心甘甘愿的走路,本日岂不成以清闲安闲的带了儿子、牵了黄犬出东门玩耍吗?(这首诗已含有激流勇退之意,也表示:既要做大官,不免难逃给天子杀头的运气。)

第一次宁弘远捷是天启六年正月,第二次宁锦大捷是七年蒲月,相隔一年零四个月。在这短短的十六个月之间,袁崇焕加强了明军的战役力,抢筑了锦州的防备工事,恪守在清军的后路,使皇太极有后顾之忧,不敢久攻宁远。同时清军先攻锦州不克,再攻宁远,气势已挫。可见袁崇焕这十六个月中的筹办事情收到了很大效果。如果能多一些战役期间,局面当然更有改进。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