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碧血剑(下卷)(新修版)》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42章 袁崇焕评传(1)[第3页/共4页]

袁崇焕,字元素,号自如。“焕”,是火光,是敞亮显赫、光彩光辉;“素”是坦直的朴素,是天然的赋性;“自如”,是不受拘束,肆意所之。他大火熊熊般的平生,我行我素的脾气,挥洒自如的风格,的确是人如其名。如许的脾气,和他所发展的那不幸的期间构成了激烈的冲突抵触。古希腊豪杰冒死挣扎斗争,终究敌不过运气的力量而垮了下来。打击袁崇焕的不是运气,而是时势。固然,时势也就是运气的一个首要构成部分。像希腊史诗与悲剧中那些豪杰们一样,他轰轰烈烈的战役了,但每一场战役,都是在一步步走向不成制止的悲剧结局。

我书架上有一部英国汗青家吉朋的《罗马帝国灭亡史》,是三卷注释本。[1]书脊上绘着罗马式修建的两根大理石柱子,第一卷的柱子,柱头上有些残破破坏,第二卷的柱子残损更多,第三卷的柱子完整垮了。这意味一个帝国的式微和灭亡,如何一步步的生长。

我在浏览袁崇焕所写的奏章、所作的诗句、以及与他有关的史料之时,不时感觉仿佛是在读古希腊剧作家攸里比第斯、沙福克里斯等人的悲剧。袁崇焕真像是一名古希腊的悲剧豪杰,他有庞大的勇气,和仇敌作战的勇气,品德上的勇气。他冲天的干劲,固执的蛮劲,刚烈的狠劲,在当时鄙陋颓废的明末朝廷中,更加的显得凸起。

天子贪钱,最便利有效的体例当然是加税。神宗所加的税不支出国库,而是支出本身的私家库房,称为“内库”。他抓紧征收商税,那是本来有的,除了册本与耕具免税以外,统统商品买卖都收税百分之三。他别的又发明了一种“矿税”。

多量没有受过教诲、因残废而心机上多多极少不普通的寺人,作为天子的私家征税代表,四周八方的出去收矿税。只要“矿税使”以为甚么处所能够开矿,就要地产的统统人交矿税。这些寺人无恶不作,随带多量地痞恶棍,到处欺诈讹诈,乱指人家的祖宗宅兆、室第、商店、作坊、地步,说地下有矿藏,要交矿税。[6]成果天下骚动,激起了数不尽的民变。这些御用征税的寺人权力既大,天然就刁悍犯警,常常擅杀和鞭挞文武官吏。有一个寺人高淮奉旨去辽东征矿税、商税,搜括了士民的财物数十万两,拘系了不肯缴税的秀才数十人,打死批示,诬告总兵官犯法。神宗很懒,甚么奏章都不睬会,但只如果和矿税有关的,御用税监呈报上来,他立即批准。

希腊史诗《伊里亚特》记叙赫克托和亚契力斯绕城大战这一段中,描述众天神拿了天平来秤这两个豪杰的运气,小时候我读到赫克托这一端不及对方的分量,天神们决定他必须败北而死,感到非常难过,“那不公允!那不公允!”过了很多光阴,当我读到满清的皇太极如何设反间计、崇祯和他的大臣们如何筹议要不要杀死袁崇焕,一样有狠恶的凄怆之感。

明朝的灭亡也是如许。

袁崇焕倒是真正的豪杰,大才豪气,覆盖当世,即便他的缺点,也是豪杰式的惊世骇俗。他比小说中假造的豪杰人物,有更多的豪杰气势。

《碧血剑》中的袁承志,在脾气上只是个平常人物。他没有顺从艰巨时世的勇气和大才,奋战一场而受了波折后回避外洋,就像我们大多数在外洋的人一样。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