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记我庆幸,我生在红色中国(3)[第1页/共4页]
便是诸法空相)
求道者啊!你们如果想符合精确的佛法,必须是顶天登时的大丈夫才行。你们切勿受别人的诳惑,要到处作主,立处皆真,要在生射中的每一时候,都主宰本身的运气,投注进你们全数的朴拙与热忱,熔铸进你们的至情至性!
四称法行者,性尽之理目之为法。言解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着,无此无彼。经云: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该当称法而行。法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恩赐,心无悭惜,达解三空,不倚不着,但为去垢,净化众生,而不取相。此为自行,复能利他,亦寂静菩提之道。檀施既尔,余五亦然。为除妄图,修行六度,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
安闲无碍体用如如绝待圆融不成思议
用而常寂寂而常用整天随缘整天稳定
同一法性本自涅槃悉皆究竟皆不成得
自心光亮遍照法界真如法性完整圆彰
诸发无发名发菩提若能入是划一深义
相依相成即假即空如幻如化无性无生
第一式:毕生不起贪念,毕生不蓄私财;第二式:对不成制止之事,镇静地接管;第三式:心不被爱情所夺,爱到极致是忘情;第四式:不发牢骚,不准抱怨,随缘是福;第五式:待人如礼佛,办事如敬佛;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考虑不?”“不也,世尊!”
用一心门融会万法知统统法即心自性
(所观之境应遍观无尽无尽尘尘刹刹统统万法从本以来悉皆空寂将心量扩大到无边沿)般若无见无所不见无见之见见遍十方
《忏悔偈》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我今统统皆忏悔。
般若观慧照彻无遗般若无知无所不知
不昏不散了了常知万有本体诸法实相
如从梦觉倒想自离若得大觉存亡永尽
清越汝当知,既已身为三宝弟子,就那不时清净身口意三业,勤修善法,警省尽力,不使退转。如有所进步,也不成沾沾自喜,对劲失色。若不幸不对,却也不必悔怨不迭,勿使再犯为要。
清越汝当知,既已知小我实属纤细,与六合日月星斗不成同日而语,便应不时勿忘常存感激与恭敬之心。做事之时当应断诸嬉笑,用心致志。与人扳谈或听讲陈述,切不用心驰物外,务必应一心听受,莫负善缘。
(能观之智能如是察看照了行于安闲的人)遍观法界十方三世无尽刹海宇宙征象身心天下六趣四生凡圣依正诸山大海
清净皎皎是名大道此一念心本无能所
真如性净慧鉴无穷寂照忘知虚含万像
烦恼菩提有情无情有为有为世出人间
知统统法便是道场一为无量无量为一
05.烦恼以忍辱为菩提;06.是非以不辨为摆脱;
大乘正宗分第三
如是信解顿入一乘真见此法绝思绝虑
风土情面博闻广知文章艺术用心以一
入于涅槃不舍大悲行于无相而度群品
“不也,世尊!”
深切法性寂灭真境一念顿脱彻了自心
《清越本分铭》
佛告须菩提:“凡统统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正信罕见分第六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很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二随缘行者,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名誉等事,那是我畴昔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是故说言随缘行。三无所求行者,世人长迷,到处贪着,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放心有为,行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功德暗中,常相随逐。三界久居,如同火宅。有身皆苦,谁得而安。了达此处,救舍诸有,息想无求。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判知无求,真为道行。故名无所求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