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令人心想事成的月光宝盒(3)[第1页/共3页]
4.心悟成佛,心迷成魔
《临济祖师法语》
不要相互辩论,要相互尊敬,共同修行,以悟道的花朵和果实为乐,这是法乐。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佛说:“要本身度本身,不要依托别的。要为本身作照明,要以我的教义作照明,不要依别的外玄门义。
总之,就是只要你能找到“般若波罗蜜”,并遵循其精力去在糊口实际表现,那么,你就会逐步地断撤除很多不需求的妄图,去踏结结实地做好本身的本分事。日积月累,终究就能达到随心所欲而欢乐无悔的“观安闲”地步。
“在我入灭以后,我的教诲就是你们的教员。依循我的教诲而行,你们必然会晤到我。
不要等闲去信赖别人,哪怕他是一名世人所推许的权威。更不要去科学甚么神迹,觉得只要支出一点点尽力便能够获得丰富的回报,这常常就是一个早已筹办好了的圈套,在等着你引发世人的轰笑。
行入者,谓四行。其他诸行悉入此中。何为四耶?一报冤行;二随缘行;三无所求行;四称法行。
4、要辩论要尊敬
要晓得,这世上的任何题目都能找到终究的答案,都能找到最合适的处理体例。
要本身度本身,不要希冀依托别的人。要为本身作照明,要以佛的教义作照明,不要依托别的外玄门义。
5、空无真常不生灭
四称法行者,性尽之理目之为法。言解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着,无此无彼。经云: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该当称法而行。法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恩赐,心无悭惜,达解三空,不倚不着,但为去垢,净化众生,而不取相。此为自行,复能利他,亦寂静菩提之道。檀施既尔,余五亦然。为除妄图,修行六度,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
“不要作无益的哀号,要记着生命是长久的,是无常。你们要由此证悟”空”理,由”无常”证悟”真常”。我的弟子们,你们不要健忘,灭亡只是形躯生命的消逝。形躯生命由父母而来,由粮食而哺育。它们不能制止老病和灭亡。但我的真正生命是法身,不是形躯。形躯会消逝,但真常的法身却永久,不生不灭。见到形躯的我,你们未见佛。依循我的教诲,便是见佛。
“在比来的四十五年来,我已把统统的统统,全数教给了你们。我的教诲没有奥妙,没有埋没,一点一滴地、全数地、公开地、清楚地教给了你们。我敬爱的弟子们,我的教诲至此结束,在短时候内,我就要入涅盘。以上就是我对你们的最后教诲。”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所经历的各种盘曲,实在是因为我们曾经的无知所种下的苦果。那么,既然明白了这个事理,我们就要时候保持复苏,重视不要让过分的欲望和贪求,利诱了我们的心智,扰乱了我们的糊口。
要晓得,只要你不竭地学习,只要你不竭地尽力,只要你不竭地对峙下去,就总能如愿以偿。
2、生命无常要珍惜
要记着生命是长久的,是无常。你们要由此证悟”空”理,由”无常”证悟”真常”。灭亡只是形躯生命的消逝,形躯会消逝,但真常的法身却永久,不生不灭。
附《达摩四行观》全文:
二随缘行者,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名誉等事,那是我畴昔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是故说言随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