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找到了位置,也就找到了自己(3)[第1页/共3页]
我们鄙人面情愿受持的,就会承诺一声:“能持!”
在柏林禅寺里碰到的统统的居士、行者中,严行者是和我最为靠近的好朋友。最后,当我决定分开柏林禅寺回到尘凡中去的时候,也是严行者特地引着我去拜过统统的佛菩萨,一向送我上到中巴车,直到车开动才挥手告别。
等受完三皈依,开端受持五戒时,明海师在法座上如是扣问:“尽形寿,不杀生,汝今能持否?”
坐在车上,看窗外的风景飞奔而逝。内心里,千头万绪。
而那奥秘的柏树子,在庭前还是遍寻无着,我这不是痴心妄图又是甚么呢?
“尽形寿,不邪淫,汝今能持否?”“能持!”
和当年被称为“卢行者”的六祖慧能一样,小冯和小赵就被别离称为“冯行者”和“赵行者”。别的来做义工的,或是来做佛事的等人,就商定俗成地一概称为“某某居士”。像我就被他们称为“蒋居士”,实在我晓得这个居士,本来就和“和尚”一词一样,不是普通人所能接受的尊称。
别人恐怕会去参这个公案故事的深意,我却管不了那么很多,只想先看看这庭前柏树子,到底是个甚么模样?
另有一个卫生室的严行者,是个非常当真也非常虔诚的好人。传闻来之前是个大夫。看得出他是受过专门的医学练习的人。并且他的手还特别巧,我看过他亲手做的鞋垫儿,上面绣了各式百般的图案刹是都雅,也真是难为他的耐烦和详确了。
多年之前,也有一名禅者,当他看着满天的雪花落下,就禁不住地赞叹:真是妙不成言哪,每一片雪花都落到了它应当落的处所。
不过,就像现在的人们动不动就称人“老板”一样,也不见得每小我都是老板嘛。只是如许称呼人的和被称呼的都晓得这只是个尊称,固然一定就是究竟。但两边呢,一个爱说,一个爱听,何乐而不为呢?
关于柏树子,另有一个相干的禅宗故事,是如许说的:
遵循佛陀生前所教,佛弟子的个人糊口,应当遵守“六和敬”的原则。这里的“六和”别离是:身和同住,语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利和同均,见和同解。“六和敬”是佛教徒在个人糊口时所必须遵循的原则。遵循“六和敬”的最大好处,就在于它夸大和正视“战役共处、说话和蔼、相互恭敬、遵循规律、经济均匀和思惟同一”是一个健全的个人所必备前提和底子包管。
公元2004年3月9日,这天是农历的仲春十九日,官方的传统是观世音菩萨圣诞记念日。
公元2004年2月27日,这一天恰好是农历仲春初八,传说是释迦牟尼佛的削发日。
放眼望去,在这浩繁插手典礼的人中,有只受三皈依的;有早就受了三皈依,此次是来受五戒的;也有和我一样,三皈依和五戒都一起受持了的;另有受了三皈依,也只受了五戒中的此中某个戒的,总之,都是跟着每小我的自发志愿和量力而行。
这个和尚听了非常利诱,就持续说,请和尚不要打比方能够吗?赵州和尚说我没有打比方啊。
“尽形寿,不喝酒,汝今能持否?”“能持!”
赵州和尚答复说,庭前柏树子。
4.片片雪花片片归
皈依典礼遵循事前的安排,定时开端了。
这位和尚又问,甚么时候虚空落地?赵州和尚答复说,比及柏树子成佛。
有一天,一个和尚就教赵州和尚,甚么是达摩祖师西来意?
这个和尚就又问道,那到底甚么是达摩祖师西来意?赵州和尚也再次答复说,庭前柏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