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混战(一)[第4页/共4页]
在以车盖亭一案投石问路查明异己后,朔党又将斗争的锋芒又转向了在车盖亭诗案中有“凸起”表示的蜀党。元祐四年八月,朔党中坚分子、谏议大夫王觌上疏朝廷,弹劾尚书右丞胡宗愈贪赃枉法,并与苏轼结党自重解除异己。
小天子思考半晌,了然道:“既是重名之人,即使外放只怕也会为了邀名闹出虐民之事来,正该给个副职冷着他。”
慕容复话说半截便停了下来,只见苏轼目光暖和而果断地望着他道:“明石,你还记得你的表字乃是何意?”
慕容复闻言不由一愣,他官位寒微,千万没有推测太皇太后竟会特地来扣问他的观点。车盖亭一案慕容复能有甚么观点?不过是笔墨狱、捕风捉影,小人落井下石献媚朔党,朔党正中下怀断根异己。但是,慕容复能为蔡确说话么?明显不能。论私仇,乌台诗案是蔡确推波助澜几近害死了苏轼;论政治,面前这位正处于更年期的老太太向来讨厌新党。是以,慕容复终究只梗着脖子道:“禀太皇太后,蔡持正其人携私坏法构陷大臣,往昔所为有负先帝信任,乃不忠不义之徒。臣实不肯为他说话。”
苏轼不明以是,只一脸茫然地点了点头。“有何不当?”
吕公著一听范祖禹只称慕容复的表字这般亲热,顿时晓得本身之前的提示是打了水漂了。当下恨铁不成钢地瞪了他一眼,冷声道:“你可曾听清他最后一句话?慕容明石是‘不肯为蔡确说话’,而非‘不肯说蔡确好话’。他既认定蔡确不忠不义,又为何要‘为蔡确说话’?……这句话的言下之意便是:他以为这桩诗案蔡确的确是冤枉的!这未尽之言你不懂,太皇太后必定是懂的。太皇太后既颁下犒赏,她心中必已有了成算,蔡的当会轻判才是。”说到此处,他不由又是一叹。“慕容复年纪悄悄,行事手腕却堪比积大哥吏……苏子瞻当真好福分啊!”
“教员!”慕容复急道,“当年蔡确以诗案诬告您,现在他也因诗案被人诬告。这恰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您又何必……”
那日正轮到慕容复当值,说的是《战国策》中三人成虎的故事。慕容复平话分歧于范祖禹,他对书中白话与笔墨的砥砺提的极少,反而因书中事理所发散的批评极多。只因这般平话于小天子而言好似多了一个一同看书八卦的朋友,是以慕容复才上任不敷两个月,他对慕容复的态度又已靠近了很多。
苏轼有力地张张口,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