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姗姗来迟的接风宴[第1页/共4页]
“独弟子意,本来如此。”晁补之恍然点头。
“读圣贤书忠天子事,保家卫国守土安民更须务实。若为一方父母,这头一年便当靖安处所廓清吏治,使男有分女有归、老有养少有学;第二年便该养农、促工、励经济、重学问;到第三年若能使税赋增加、百姓充足、民风浑厚,方能算得上是一个称职的官。”
慕容复也不跟他客气,连续吃了两盘烤肉方笑道:“还是乔兄够体贴!”本日列席宴会的客人不下五十人,慕容复身为仆人免不了每小我都亲身号召一番。若非内功深厚,怕是早喝倒了。
“两个字,务实。”慕容复正色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谓务实;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亦是务实。正所谓学无尽头,学问之道不积跬步无乃至千里,积少成多聚沙成塔,非务实不成做学问。”
文人饮宴,向来是逼格比酒菜更首要。为此,慕容复花重金在汴都城郊购下了一处园林,引水挖渠搬山移木好生补葺了一番。饮宴时,大伙的打扮俱是轻裘缓带魏晋之风,酒食则以曲水流觞的情势逆流而下。曲调美好委宛生情的牡丹亭只在亭台内遥遥传来作为背景,一干自命风骚的文人士子围坐在沟渠边谈诗论画相合为乐,仿佛一派世外桃源的气象。而未免有人如本身普通吟诗作对实在拿不脱手,慕容复还悉心安排射、御、数等活动,最后又免不得在秦观的鼓动下亲身上场耍了一套剑法,赢了个合座彩。
慕容复虽说又有份气病史学界大牛司马光,但所谓一复生二回熟,这一次他却并无多大的心机压力。在给苏轼筹办了几盒上好的长白山老山参安排了马车送他去探病以后,他便心无旁骛地过问起了给苏门四学士办宴席的事来。
“外相为何?”范纯仁在朝堂上见地过慕容复的口舌之利,当即笑着打断了他。
秦观强忍笑意,点头正色道:“晁兄,君子一言、快马一鞭啊!”
“是!”慕容复起家应道,施施然走了畴昔。
苏轼生性疏阔,慕容复的答复又合贰情意,早已是满面笑容。此时见范纯仁也来恭喜他,不由自矜地点了点头,左顾右盼,非常神情。
乔峰闻言只是笑着点头,不等他搭话,诸葛正我已然嗤笑一声,低声道:“斗转星移多么了得,不想本日竟拿来卖艺取乐!令祖慕容龙城泉下有知,非剥了你这个不肖子孙的皮不成!”
“如此为官,可谓是牧守一方,恩泽一地。虽说只是外相,却也可庇天下。”范纯仁长叹道。范纯仁是范仲淹次子,自幼资质聪慧,好学好问。他也曾为一方牧民官,做过很多造福一方的事,却从未曾听过如此大纲挈领的为官之道。虽说谈不上耳目一新,但也的确是拨云见日。“子瞻教的好门生!”
却在这个时候,始终处于人群的中间的苏轼俄然将目光转向了此处,扬声道:“明石,你来讲!”
欢愉的光阴老是长久的。不等慕容复将场上有代价的客人全数串连,已是夜幕低垂华灯初上。李之仪与秦观的诗词参议方入巷,大伙兴趣正浓,慕容复天然不能拂了大师的雅兴,命人在树梢上挂起琉璃灯,不一会又有汴京名妓与“锦乐坊”的歌姬轮番歌舞扫兴。
究竟证明,晁补之公然被慕容复的买卖经给绕晕了,也未曾想到宋时并无《版权法》出台,反而谦虚请教道:“不知何谓‘独家供稿’?”
慕容复闻言眉心不由微微一跳,马上将目光转向乔峰道:“究竟是乔兄的丐帮人才济济,还是诸葛兄确有化腐朽为奇异之能?六扇门开张不过数月,这么快就将我的底也给摸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