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综]权奸复国的可行性报告》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39章 数风流人物(中)[第1页/共3页]

一句唱罢,堂下喷了两口茶水,又呛着了一个。这喷茶的是蒋长运与陈慥,呛着的倒是苏轼,另有一个王语嫣已伸手捂住了眼睛,不忍直视。慕容复身材高挑样貌清俊器宇轩昂,与所谓的“貌若好女”、“雌雄莫辨”绝无半点干系,纵使妆容明艳娇美如花,大伙也一眼就认出来了。

“复官,《桃花扇》虽好却不该明日来唱。”苏轼忽而言道。

王闰之大惊失容,忙问:“复官呢?去厨房了?”

慕容复在乔峰的怀中微微一怔,过了一会,他好似明白了甚么,轻拍着乔峰的背脊低笑道:“乔兄,切莫入戏太深!”

本来这两年来慕容复虽带着风波恶扬帆出海,海内的包分歧却也一样没闲着。他奉慕容复之命在汴京置地开了一家酒楼名为“锦林楼”,卖的是慕容复便宜的高度酒“东坡酒”,出品的菜色是后代国宴名系淮扬菜,酒楼中说的评书是《三国演义》、《西纪行》、《牡丹亭》、《桃花扇》、《窦娥冤》等。两年畴昔,“锦林楼”在汴都城已是时髦前锋,来汴京的人如果未曾去“锦林楼”喝上一回酒、听过一场评书,那是要被人笑话的。数月前,慕容复返回中原又抽暇去了趟汴京,将打算已久的“锦乐坊”给弄了出来,收场唱的第一场便是大伙耳熟能详的《牡丹亭》。昆曲《牡丹亭》一开唱,便连唱了整整一个月,场场爆满,已成汴都城中的另一时髦。这“锦林楼”与“锦乐坊”都带了个“锦”字,大伙早已暗自测度这幕后东主是同一人。陈慥见慕容复等闲请动“锦林楼”的大厨和“锦乐坊”的名角,便忍不住问上一问。

乔峰大步上前,一把擒住他的手腕不容他逃脱,只笑道:“我还不知何谓昆曲,且陪我去见地一番。”

陈慥恰觉口渴,顺手端起茶碗,顿时闻到一阵扑鼻暗香,只见手中上好的定窑白瓷茶碗愈发衬得那茶汤嫩绿敞亮,茶水中飘浮着一粒粒深碧的茶叶缓缓展开,如同雪花飞舞,鲜嫩如生。陈慥见状不觉微微皱眉,据他所知风俗以这类炒茶待客的,唯有一家酒楼。他正暗自惊奇,身边的奉茶的仆人已然低声为他先容:“陈官人,这是我们‘锦林楼’特制的‘碧螺春’。”“碧螺春”乃是太湖四周洞庭东山的特产,直到清康熙年间由康熙帝定名方才名满天下,慕容复家在姑苏,这等好茶天然不会放过。

慕容复对此一无所觉,尽管顶着苏昆生的打扮一个劲地诘问:“如何样?如何样?”神情又是高傲又是对劲。

乔峰近乎入迷地凝睇着慕容复,蓦地起家一把将其揽入怀中。隔了好久,他方沉声应道:“你不是李香君,更不是苏昆生,你只是慕容复!”是阿谁才调横溢、机警活泼的慕容复,而不是运气盘曲的李香君,更不是失国落魄的苏昆生。

乔峰摇点头,面色极度庞大隧道:“他说要排一场新曲,让我们拭目以待!”不等世人神采放松,他又瞪大眼重重地加上一句。“他亲身唱!”慕容复的歌喉,乔峰早有领教,本不该如此吃惊。当年一首《沧海一声笑》,慕容复醉后唱地荒腔走板,还能让乔峰心悦诚服地赞一声好。但是这一回,乔峰清楚看到慕容复扮的是——女装!

慕容复唱过却奁,接着又唱了一出余韵。这一回扮的倒是老艺人苏昆生,一曲“离亭宴带歇指煞”苦楚悲辛,发人深省。

“何事?”慕容复回身发问。

王闰之话音未落,陈慥这个大玩家便忍不住扬声笑道:“嫂子固然放心,这‘锦林楼’的淮扬菜名动东京,我传闻预定一个席面起码要等三个月,明日子瞻寿宴定不失礼。”说着,又扭头向慕容复发问。“慕容公子,‘锦林楼’中说过的评书可不但仅只要一部《牡丹亭》,不知这《三国演义》何时排成曲目?”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