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数风流人物(上)[第2页/共4页]
彼苍笑
乔峰与慕容复这般密切,吴长风只看得目瞪口呆,好久方道:“他便是黄霑先生?”
“《牡丹亭》的作者不是汤显祖么?”陈慥明显还没转过弯来。
慕容复见状立时做出一副哀怨之色,捧着王语嫣的手重声嗟叹:“表哥在外洋也日日想着语嫣,这趟返来,表哥再也不走了,每日都陪着语嫣!”
两名官兵定睛一看,只见风雪中有三名男人快步向城门走来。为首的一人莫约二十来岁,身形健旺豪气勃勃,此时官道上的积雪已没过脚踝,可他这一步步行来却如同闲庭信步踏雪无痕。这风大雪大的气候里,他身上竟只穿戴一件粗布长袍,灰色的长袍已是半旧,袍角袖口俱略有磨损,打着几块补丁。跟在他身后的两名男人看起来年纪与为首的那人相差不大,身上裹着半旧的棉袄,也打着几块补丁,手中提着一根绿竹棒。两名官兵一见那两根绿竹棒,顿时心知肚明来人是丐帮弟子,穷酸又不好惹,当即悻悻地躲回了城楼。
这首新词两年来已传遍大江南北,江湖豪客在酒后慷慨放歌,青楼名妓拨着琵琶浅斟低唱,便是文人士子也心心念念追慕黄霑先生之风采,恨不能相逢一面。如此脍炙人丁的一首新词,天然会跟着人们的身份分歧有分歧的唱法,只是那两个守门官兵却敢拍着心口包管:本日的歌声如杀猪普通,是他们这辈子听过最刺耳的唱法!
陈慥意犹未尽地将目光转向慕容复,慕容复却已蹲下身去哄拉着脸的王语嫣。“语嫣,如何了?见到表哥返来也不欢畅?”
“唐刀,不过是经复官改进过的唐刀。”苏迈插言道,不知为何神采略有古怪。“是我们从东洋……嗯……买来的。”唐时的制刀技艺原是天下之冠,那光阴本的遣唐使来华就将这门技术学了去。以后,中原之地叠逢战乱,这门技术早已失传,反而在日本被一代代地传了下去。乃至于到了后代,日本刀的名誉甚大非常风行。慕容复穿越一回,帆海来到日本,出于某种大师都懂的心机,又展转将这门技术给学了返来。当然,学习的过程并不非常调和。苏迈见陈慥还要再问,忙道:“陈世叔,维康也不懂刀。详细如何,一会您见了那刀就明白了。”
但是两位客人在苏轼家安坐好久,不见慕容复赶到,只见很多青衣小帽的仆人流水般地搬来很多食材器皿,又在院内清理打扫张灯结彩。苏轼过的并非整寿,见慕容复行事张扬不免略有不安。苏迈却在一旁劝道:“父亲,复官两年未曾返来,这是他小谨慎意,你就成全了他的孝心罢。”见苏轼仍不开颜,便又加了一句。“何况,这些东西送都送来了,再退归去也是华侈啊!”
慕容复闻言立时目瞪口呆,四周的笑声却已几近要将屋顶掀翻。唯有秦观笑了一阵,忽而有感而发:“本来人间绝色并非孤芳自赏,而是相映成辉。”
却在此时,门别传来一阵马蹄声,慕容复终究到了。秦观与陈慥仓猝探头向外张望,只见一名蓝衣男人大步流星地直闯而入,来到苏轼的面前单膝跪地,大声道:“门生慕容复,拜见恩师!”昂首望了苏轼一眼,眼眶又微微泛红。“两年不见,教员风采如昔!”
“蒋长运,你还不如我呢!有你说话的地么?”吴长风被蒋长运呵叱歌声不如人,明显并不平气。吴长风极喜这首新词的豪侠气势,每日都要唱上几遍。听闻乔峰要带他去拜访这新词的作者,更是欣喜若狂,每日还要多唱十几遍,直听地蒋长运求生不得求死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