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综]权奸复国的可行性报告》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17章 复国108式[第2页/共4页]

时价元丰四年玄月,慕容复将王语嫣拜托给苏轼一家照顾,又留下阿朱阿碧风波恶三人照顾苏轼一家,他本身则告别苏轼携邓百川公冶乾二人轻骑快马向陕西奔去。

慕容复哑然发笑,点头道:“只是公冶二哥倒是小瞧了复官。这一年,复官出游在外,却也见地了很多。那赵宋天子崇文抑武,真宗天子曾有诗云‘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现在这大宋天下文明之盛已远迈汉唐。但是放眼四顾赵宋国土,北有辽国、西夏,西有吐蕃,南有大理,这江山社稷绝非固若金汤。”

公冶乾却并不承情,一把推开邓百川恨声道:“大哥,是你太放纵公子爷了!”又转向慕容复大声道,“公子爷,公冶乾虽说是个粗人,可也明白所谓正朔正统,不过是凭文人的一张嘴。那苏学士即使名满天下又如何?只要公子爷能夺了这天下,你要他说甚么写甚么,他还不都得乖乖听话?既然凭手中钢刀能够处理的事,又何必多花心机?”

汗青上的苏轼此时犹在为如何填饱百口的肚子而忧愁,可现在的苏轼有了慕容复的支撑,已能腾脱手来持续忧国忧民。此时五路伐夏如火如荼,苏轼天然免不得日日悬心。此次五路伐夏,鄜延路经略安抚副使种谔最是主动。本来议定八月尾出兵,他在八月初就已帅鄜延军出征,虽说大败夏军斩首千余,倒是提早透露了计谋目标,乃至米脂寨数日难下,更有动静称西夏大帅梁永能已率八万精骑驰援米脂寨,此中还包含名扬天下的重甲马队“铁鹞子”。动静传到黄州,苏轼更是连连感喟,对着慕容复愁眉苦脸隧道:“种经略夙来性急!”

公冶乾忙道:“公子爷,正因如此才是我大燕取而代之的好机会呀!”

公冶乾顿时喜上眉梢,抱拳一礼:“遵公子爷号令!”

慕容复却知种谔老于战事,此时急于出兵绝非为了抢功,想必是担忧寺人文臣胡乱批示到处掣肘,粉碎了这大好局面。想到这,慕容复便出言劝道:“教员,种经略乃是将门以后熟知西夏战局,更是西边‘三种’之一,他要出兵天然有他的事理。”目睹苏轼的神情游移不定,他又轻声补上一句。“将士们由种经略批示作战,赢面总大过王中正。”

公冶乾见慕容复并未起火,心头一松,立时便要忠告顺耳。“公子爷既然志在天下,有多少大事等着公子爷,岂能陪着那罪官荒废光阴?”

阿碧上前来取慕容复换下的衣衫洗濯,一摸衣料又不满地嘀咕:“这么粗的布,公子如何能上身?连口热茶都没有,只能喝凉水,公子爷几时受过如许的苦……”

慕容复冷目睹公冶乾面色不善,好似苦苦压抑着满腔肝火,本来故交相逢的欢乐之情也逐步淡了下来,定了定神方缓缓道:“这黄州的买卖越铺越大,邓大哥与风四哥去城里寻合适的铺面了。”

公冶乾浓眉一竖,厉声道:“公子爷,虽说时势造豪杰,可我们总不能坐等时势,总要想体例做些事才好啊!”

慕容复原觉得他与苏轼几番会商不过是墨客空谈于事无补,怎料言者偶然听者成心。告别苏轼后,公冶乾又赶上前来单刀直上天问道:“以公子爷看来,这场战事大宋成败如何?”

慕容复才说了三个字,苏迈已大步赶了上来,笑道:“师弟既有家眷到访,便先去梳洗罢,这里有我与父亲足矣!”说罢,也不管他是否乐意,扶着他的手臂将他半推半送地赶出了地头。在苏迈心中,这个主动奉上门的师弟当真是“墨客无用”的典范,浑身的本领全在一张嘴上,让他亲身脱手干活无疑是自寻死路。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