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归程[第3页/共4页]
雄师走到河南府,离汴京也就不远了。但是,朝廷对此次西军立下的大功究竟是如何的一个封赏章程,倒是至今毫无消息。政治这回事,待各种动静天下皆知凡是都是大局已定。比如西军此次平灭夏国,朝廷理应给功臣加官进爵各种封赏。平头百姓唯有在献俘典礼上才气晓得朝廷终究的封赏决定,可对慕容复、折可适、种师道等当事人而言,他们早该在献俘前便已晓得本身将获得甚么样的报酬。而直至本日,朝廷也一无动静,明显是官家仍对西军心有不满。
在宋时,如狄青、折可适这类暖和、谦退、没有进犯性的武将才合适文臣们一贯的审美标准,而如种谔这类雷厉流行不成一世的武将却实在不受欢迎。但是在军队当中,是必必要有点血性的。总而言之,慕容复甘心这些将士各个鼻孔朝天、自恃老子天下第一,也不肯见到他们畏首畏尾、见官便自发矮一级。
种师道天然做梦也想不到这一个多月慕容复究竟去干了些甚么,只拧眉望了他一阵,面上写满了迷惑。
“停!停!”固然这一回赵煦与慕容复二人可贵有默契地不想搞献俘典礼,可他们的定见却并不代表百官与百姓的定见。究竟上,大宋平灭夏国,不搞一次献俘明显是说不畴昔的。“以是还是要献俘?”
“另有苏相传来的动静,礼部决定雄师入城走大庆门,官家在太庙接管献俘,赐宴则摆在升平楼。至于礼乐……”
十月中旬,慕容复等一行人带上了夏国太后、天子的人头,部分俘虏的宗室、夏国礼器、鱼鳞图册等沿洛水向都城进发。只因此次回京只为大张旗鼓地报功,是以慕容复等一行人行进的速率并不快。反而是告诉官家他们即将回京的奏章早早地发往了都城,以便礼部尽早安排雄师入城的一应礼节流程。
听到折可适这话,慕容复忙安抚道:“我已收到礼部的告诉,要我们在汴都城外驻扎,待正旦大朝当日再行入城。眼下离正旦大朝另有半个月,待我们到达汴京,我自会上奏本要求面见官家。”
“晓得了。如果是如许,那就把回京的阵容搞地越大越好!”慕容复面无神采地点点头,明显对赵煦的病笃挣扎并不放在心上。不过几句话的工夫,他的心中已有了通盘的鼓吹打算。
慕容复却不知他这一番话更是说得折可适情难自禁,只见折可适扭头胡乱抹了一把脸,俄然整束衣冠向着慕容复深深一揖。“慕容大人,我们武人今后的出息就全仰仗大人了!”说罢,他也不等慕容复的回应,便红着眼吃紧走了出去。
“封赏如何说?”慕容复又问。
说这话的时候,慕容复正带着雄师在河南府外驻扎。他们本来的打算是在河南府逗留三日,待河南太守给他们筹办好最后一程的粮草以后便出发赶赴汴京。可当昨日的文艺汇演结束,雄师驻地便已被络绎不断的犒军百姓给围地水泄不通。百姓们自发送来了很多吃食与银钱,哀告将士们收下。但是鄜延军与镇戎军皆军纪严明,天然不敢随便拿百姓的东西。这两边推拒起来,又引来了更多的围观百姓,纷繁对将士们满口夸奖。那两个卖力在营地前站岗的小卒明显从未经历过这类场面,面对凶悍的党项人他们都勇于搏命一搏,可面对这些热忱的百姓,他们却面红过耳不知所措,恨不能挖个地洞钻出来。折可适目力极佳,隔着数丈远见到辕门口的景象也不由满心滚烫,只觉此生为国交战,纵使他日战死疆场也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