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吏治改革[第2页/共4页]
慕容复见状不由又笑着点头。“有朝一日下官故意有力,莫非诸位大人便要眼睁睁地看着官家自毁长城而束手无策么?”
但是慕容复本身也明白,这宦海权谋只可领悟而不成言传身教。而他这些年攀登宦途所作所为世人皆知之甚祥,便如那佛祖拈花示众,能够贯穿多少全看他们本身的悟性,不能强求。是以不等世人有所反应,慕容复已然又道:“也罢,我也的确是时候该归去了。但回京之前,今后夏国的处所政务该如何分别,却要与各位好生分辩。”他顺手抛出一份已被重新标记过的夏国舆图,“我意将夏国国土划为甘肃、陕西两道,甘肃道州府定在肃州,陕西道州府就定在兴庆府。存义,我会保举你为兴庆府太守。此地原是夏国都城,有很多党项故旧权势,更需求一个铁血太守压抑不臣。至于端宪,折大人对你非常赏识,甘辞厚币向我要了你。是以,待镇戎军驻地肃州,你再向折大人要出息罢!”
唯有章楶老于宦途,见慕容复如此行事,马上一针见血隧道:“既然吏目能得官身,那么今后新科进士也可自吏目起步,是不是这个事理?”
“大宋冗官无数,莫说三十个州县,便是三百个怕也不敷分。”慕容复满不在乎隧道。
慕容复点点头,正色回道:“是的,这是不测。”
倒是慕容复见了薛慕华这张晚/娘脸很有些好笑,不由轻声问道:“未知薛神医可有良方救鄙人性命?”
此时的朝堂,范纯仁已致仕回籍,官家却偶然将本为右相的苏辙汲引为新一任左相。鄜延军与镇戎军在慕容复的主持下出世入死平灭夏国,百官皆上奏为其求封赏,官家却将这些奏章留中不发。官家亲政大半年,心心念念的唯有如何将章惇、曾布等罪官召回朝堂,再行新法,乃至不吝为此与百官几次顶牛。
张文杰在西平原只是吏员身份,现在虽说被塞进了镇戎军,可今后由吏员转为官身,又何来委曲?他忙起家向折可适深深一揖,慎重道:“愿为折大人效犬马!”
有薛慕华妙手,本来昏睡着给人抬出长白山的慕容复在第二天就复苏了过来。见到种师道守在他的床前一脸担忧地望着他,慕容复不由笑道:“完颜阿骨打已死,我就放心了。”
提及这个,便又是一件牵一发而动满身的大事。夏国先前的官制虽说尽学大宋,可却只得其形不知深意,处所政务多由本地高官豪强所把持。眼下经慕容复一番铁血手腕,夏国的全部官僚体系已被洗地明净溜溜。若非鄜延军与镇戎军临时保持治安,大部分州府都已处于无当局状况。只见慕容复轻叹一声,缓缓道:“此事关乎元祐六年的吏治鼎新……”
“我晓得。”慕容复的神采还是宁定,“但天下人又有多少人真正明白,何谓食君之禄担君之事?莫非他们得了官身却挑三拣四,处所苦寒就不肯来,职务不敷清贵就不肯干;就算走顿时任,整日里也只知携妓狎玩自命风骚,或为庸官或为懒官或为赃官。莫非这就是对的吗?章大人,百姓要如许的父母官有何用?朝廷若只要如许的官员,岂能不亡国?”
谁也不会料想到阿朱竟会随萧峰上疆场,又机遇偶合地死在燧发枪下。但是事已至此,慕容复可否事前预感已不是重点。萧峰只会记得是慕容复累死了他的毕生挚爱。如果说只因从未领受母亲的抚养之恩,这亲生母亲的血仇对萧峰尚且有些恍惚。那么,现在这新添的一笔血债,想来定能令萧峰刻骨铭心至死难忘。而萧峰此人向来光亮磊落顶天登时,虽不屑迁怒仇恨,应当也再不肯提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