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综]权奸复国的可行性报告》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137章 京师异动[第1页/共4页]

但是,赵煦却并不欢畅。旧党这么无能,还要新党做甚么?赵煦不肯遂了慕容复的心愿,为他初创更大的功业而助力。接到这封奏章他便勃然大怒,一口咬定西军不为太皇太后守丧私行出兵实乃不忠不孝,不但不肯拨付粮草,更要命令将章楶、慕容复、种谔、折可适等人拘来汴京问罪。

待世人笑过一阵,苏辙便森然道:“前路艰险,在坐各位谁若想如范相普通不涉党争、保满身后名的,现在也能够走了!”

只见现在执掌《汴京时报》的晁补之低头向秦观言道:“待我归去便交代编辑们个人创作,明日便将你被官家杖责之事发在《汴京时报》头版头条。”

秦观才受了戋戋二十杖便想自比比干与魏徵,如此脸皮厚度,房内世人实在无言以对。但是有他这么一说,本来沉凝的氛围却又和缓了很多。

苏辙此言一出,范纯仁尚未如何,向来多情的秦观却已忍不住落下泪来。“明石求粮草的奏章上了十多日了,官家却始终留中不发。莫非他真要明石断了粮草死在西边么?官家,官家他到底是我们大宋的官家,还是……”

苏辙如此持正,范纯仁的面上不由微微一热。他正要说话,却见苏辙目光一片安静地望向他,轻声道:“我兄长现在尤在杭州引沟挖渠,明石在西边亲冒矢石。我如果连这点压力也顶不住,便不配当他们的弟弟和师叔。”

隔了好久,上官钧方微微点头,俄然念了两声:“明石啊明石……”兀自纵声大笑。上官钧与慕容复订交以来,也曾听其点评过朝中大员。提及范纯仁,慕容复只以“珍惜令名、因人成事”八字为总结。当时上官钧不觉得然,现在看来倒是他本身尚需磨练。

“天然是天长日久,渐渐议。”秦观马上满不在乎地笑道,“官家能拖着我们,我们怎就不能拖着他?明石临走前亲口承诺了保持近况半年,现在已经快蒲月了。”

目睹事情另有转机,大伙心中悬着的大石终究落地。世人相互一望,这才精疲力竭地齐声感喟。奉养如许一名刚强己见偏又并不贤明的官家,委实是门苦差事啊!此时现在,他们竟不约而同地暗道:但愿天佑皇宋,明石早日立下大功,回朝主持大局!

倒是范纯仁想起西边的战事不由又是一叹。“明石先斩后奏、轻启战事,委实弄险!”

范纯仁临阵脱逃,房内立时一静。

哪知他话音未落,苏辙便冷冷地睨了他一眼道:“实施新法,亦是先帝遗志。”

这一回,苏辙的面色终究和缓了一些。“此举虽说保全了法度,可这功绩却该如何议?”

开封府尹吕陶见范纯仁态度犹疑,忙又补上两句。“官家另选左相不经政事堂商讨便令务观暗里拟旨,这本就分歧端方,更坏了元祐六年吏治改革的法度规条。百年基业毁于一旦,范相岂能坐视?”

本来大半个月前,慕容复令马涓代他发送的两份奏章经宋时迟缓到几近能教人崩溃的驿站通信前后被送至朝堂,激发朝廷轩然大波。这第一份奏章写的是:夏国无义擅起兵刀劫夺我朝,西边百姓流浪失所死伤枕藉,镇戎军与鄜延军怒而发兵保家卫国。现在镇戎军已打下夏国兵源重地横山,正在持续推动,而慕容复也已伴同鄜延军出征直取夏国都城兴庆府。情势一片大好,西军将士很快便能将夏国天子李乾顺擒来为官家歌舞取乐,恳请朝廷拨付粮草。

说到元祐六年的吏治改革范纯仁终究动容。只因这场开天辟地的吏治改革恰是由范纯仁主持,是他平生对劲之事,一心想着要凭这功劳青史留名。而吏治改革当中最要紧的一条的便是:罪官无功不得起复。倘若范纯仁坐视官家疏忽此规条,那么元祐六年的吏治改革迟早都会变成一场笑话。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