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清穿]再沐皇恩》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八章[第2页/共3页]

此言一出,方才那几位“义正辞严”的翰林都沉默了。户部侍郎但是个有实权的位置,固然层次不算最高,却也不好获咎。

最后一场,和珅展开策问的试题,刹时怔住了。乌黑的试卷上写着一行小字:“农工商诸政各有专官论。”

正想着,又听一名官员游移道:“本年顺天府乡试,主考官是户部的刘侍郎吧。”

走出贡院的那一刻,和珅只感觉卸下了沉重的承担,连脚步都变得轻巧起来。即使名落孙山,他也不悔本日的决定。

头名解元?和珅心中惊多于喜。汗青上的和珅,有冯英廉这位东阁大学士做老丈人,在顺天乡试中都名落孙山。本身这半吊子的搅局者,如何就高中解元了?

弘历唇边勾起一抹轻笑:“没想到,他竟合了刘纶的意。也罢,如果他会试的文章能够打动邹奕孝,朕就授他个同进士出身又何妨。”

与此同时,紫禁城三希堂内,弘历一样一脸骇怪:“你说和珅中体味元?”

“孟公绰其人,合适做晋国赵氏、魏氏的家臣,却不能够胜任滕国、薛国的大夫之职。门生觉得,孟公绰乃名流,德行出众,清心寡欲,有淡泊名利之心,却无出世进取之志。身为赵氏、魏氏的家臣,其才学既能为家主所用,又无案牍之劳形,与其本性相合。滕、薛乃小国,志在求存,大夫必须周旋于各国之间,以国度兴荣为己任。孟公绰才气胜任,然其脾气涣散,若踞其位,恐将误国误民。”

邹奕孝瞧着几位翰林的神采,计上心来,挑眉笑道:“这和珅但是刘大人亲身挑的,各位不买邹某的帐,总得给刘大人几分薄面吧。”

饶是和珅,也被这昌大的场面吓了一跳,忙向刘全使了个眼色。刘全妥当地上前给了喜钱,那官差用手掂了掂,这才笑嘻嘻地将报帖递给和珅。

刘全见和珅自顾自地笑起来,焦心道:“我的主子爷,各地赴京的举子都上门递拜帖去了,您如果再不去,可就晚了。”

弘历放动手中的御笔,展开的宣纸上写着两句诗:“翻悔返来增怅怏,人间谁复是知音。”

玄月十三,是钦定放榜的日子,和珅作息如常,既无焦炙之色,也无寝室难安之举。反倒是刘全,心机活泛得很,总惦记取放榜的事。

正说着,背面又传来了马蹄声,接连着几拨报喜的,敲锣打鼓地把四下的邻居都引到了府门前,真真是鲜花招锦之盛。

有过乡试的经历,和珅这回备考就简练多了。会试开考之日定在次年的仲春初九,共分三场:第一场考四书,第二场考五言诗,最后一场考五经和策问。前两场出的题都中规中矩,和珅答得也非常顺畅。

和珅另有一项天赋:他博闻强记,偶然乃至能做到过目不忘,弘历说的每一句话,他都能铭记于心。如许一名学问赅博的举子,竟然连顺天府的乡试都没有考中。弘历从当时起,就对乡试的公道性起了狐疑。

上一世,十公主大婚,他曾驾临和珅的府邸,偶尔瞧见了书房里裱着的这句诗,方才明白科举落第对和珅的打击是庞大的。弘历也曾考过和珅的文明功底,虽说比不过学富五车的纪晓岚,但也是熟读四书五经。

突如其来的落第,打乱了他统统的打算。原想着秉承了爵位后,循分守己地办差。遵循汗青的轨迹,不出三年,本身就会被汲引为三等侍卫。有了靠近天子的机遇,也有了官运亨通的能够。

面对和珅的这篇策论,他没有出离气愤,有的只是满心的欣喜。一名涉世未深的举子,单靠着几本圣贤书就能想得如此深切,实属不易。他对峙要将和珅取为贡士,不料却遭到同僚的激烈反对。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