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梁祝]祝家七郎》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十三章 时光荏苒[第1页/共3页]

想去便去,归正梁山伯已拿着父亲的保举信往那吴郡徐冉博士那边就读了,英台你便是去了钱塘也是再见不到梁山伯的,再者,我自是我跟着你一同前去的,有我看着,必是叫你不会出事。原是那年见着梁山伯后祝熙之便使了人不时重视梁山伯之家,而后更是讨了祝公远的手信给梁山伯,让其往吴郡读书,远阔别着万松书院。

一曲未了,箫音戛但是止,年青郎君回身而立,轻笑道:“她能有甚么事?莫不是本日又要往那钱塘去读书?前几日才被母亲叱骂。如何,现在竟是规复如此之快?轩之,你该不会帮着她做了甚么吧?”

“七兄,现在你另有表情于此吹竖笛?”明朗之声由远及近,带着几分无法,“英台又出幺蛾子,你不去看看?”原是另一年青郎君,亦或是少年更加精确些,靛蓝衣衫好似那瓦蓝天空。

忽闻此话,祝公远模糊惶恐了一下,不过斯须便规复了过来,若无其事的将手中的函件放好,抬首看向立于不远处的祝熙之。清风拂动,青衫猎猎,未曾想到,弹指斯须之间,曾经阿谁小小的糯米团子便成了现在这姿容漂亮的少年,一晃多年,若非那人再次传来音信,他或许便能够一向这般奉告本身旧事如风,然,现在却・・・・・・

洞箫之声如山泉过空谷,幽幽流淌,直浸入内心。

“小九,你现在已有一十五岁,人家家中女郎于此年纪早早嫁人生子的不在少数,当今你竟是还在七兄面前做小女儿之装,还真是不知羞。”祝轩之与祝英台二人是一日不吵便觉一日不痛快,争锋相对便是常有之事,而祝熙之也是从一开端的和事佬成了现在的旁观客,这便足见二人辩论之普通。

“额?你说这个?”倒是没有推测自家弟弟会问出此种题目,祝熙之稍稍愣了一下,才渐渐回到,“只是一个商定罢了,无甚紧急。”

蓦地一见祝熙之落于衣衫外边的小小白玉锁,未曾忍住,祝轩之不由问道:“七兄,你那脖子上的白玉锁我记取带了有一段时候了,从未曾拿下,为何爱好至此?”

二人闲谈数语,祝公远状似偶然的问着:“你与那马家小郎君似相处甚好?”

这两人原是五年后的祝家七郎与八郎。

“哼!八兄才真是无趣呢,竟日里除了讽刺我便再无他事。”声音较着进步了很多,想是被气得不轻,“父亲正在书房里甲等着你,仿佛前几天钱塘那边来了信,至于母亲,这两日倒是贪凉身材微恙,你还是快去瞧瞧。”

“七兄,你可算是返来了!”鹅黄衣衫的祝英台在祝熙之脚尖从马车里堪堪落到地上之时飞扑了畴昔,“你去了近一个月,但是想死我了。这家里缺了你,总觉甚是孤单。”语气中不觉带上了几分幽怨,撅起的樱唇倒是显出少女应有的美丽。

祝熙之还是是那面如东风的模样,让人不知其深浅,五年时候早早让他学会了言行不露于色,乱世公子的暖和模样不知骗了多少人,现在即便家中之人也不能妄断其心机。

年青郎君身形苗条玉立,于翠竹林中手执一管青竹笛,月白单绢儒衫于风中猎猎作响,青丝飞扬,面如美玉,目似秋水,凡是所见者不得不赞一声好个清雅脱俗的郎君,真好似那谪仙降尘,不惹半分灰尘。

祝熙之稳步来到祝公远的书房以外,抬眼便瞧见正在低头瞧着函件的父亲,似有悲意,故未曾入内,只轻声道:“父亲,熙之于钱塘返来,请父亲安。”

“难不成还能有些其他?”祝熙之不解,父亲这是如何了?本日怎生如此奇特?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