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赠笛之人[第3页/共3页]
“左不过是世家大族后辈,难不成此种人物竟出于豪门?”老者倒是不甚在乎,豪门后辈确切多才俊,然这类风骚委宛之态非一朝一夕便可成绩,需求的乃是深厚的家属根底方能晕染出来。
刚筹办去安抚祝英台,忽闻水面之上传来人声。
白叟惊奇,随后暴露了然的神采:“祝家七郎祝熙之?难怪难怪!不过这倒是讨巧,我们凌晨路经他家,送去请柬,万没想到竟然在玉水湖遇见这祝七郎,公然应了一个缘字。”
待一曲结束,抬首便见祝英台已红了眼眶,似有不尽哀思。祝熙之一愣,立即想到了本身方才吹的曲子,只因一时有感于英台今后的悲惨运气便不由自主的吹奏了这么一曲,难怪人说女子的豪情最是细致,即便现在这个未识情为何物的小丫头也能体味此中几分苦楚。
其身边的人堪堪少年之姿,不过也就十四五岁的模样,倒是丰神俊朗,气度轩昂,远远观之便觉傲然桀骜,大有恃才放旷之意,然却恰好不让人觉着有半分的违和,仿佛这少年自该如此,自该高人一等,不得不说,有些东西与生俱来。
这厢祝熙之领着祝英台回家,暂将梁祝一事按下,却不知那赠笛之人确为马文才。
斯须间英台已经寻了一处好地,双手交叠跪坐而下,只待听祝熙之吹奏一曲。斜靠着一棵垂杨柳,抽出随身照顾的紫竹洞箫,白净苗条的手指就如同花丛中翩飞的白胡蝶,一曲《枉凝眉》悠悠而出。
“文才,那青竹笛但是你最爱的,就如许送人了?我可从未见过你对一小我如此赞美,即便是王谢后辈,更别说还是不过萍水相逢之人,不过相见一面罢了。”乌篷船中一名老者轻抚着斑白的髯毛尽是笑意,明天文才这孩子但是让他开了眼了。
祝熙之有些莫明的看着本技艺中的竖笛,到底是如何一回事?此笛翠绿非常,纹理疏浚,如新竹方才砍下所制,仿佛另有一丝竹味飘散开来。
“你是何人?”船上传来明朗的少年声音,带着几分惊奇与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