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捉虫)[第2页/共3页]
林滹但是一接了手札,便提早出发回籍的,若说林海没出甚么事,黛玉也是万不能信的,不过她头一回见婶娘,人家既有安抚之心,她也不好不依不饶地诘问,便强笑了出来,陪宋氏说了会儿读书吃药类的平常闲话。
几艘大船首尾相连,虽速率慢了些,倒也果然行得更稳,黛玉陪着宋氏一道用了膳,虽不及家里菜肴精美适口,也颇能入口。宋氏想到黛玉的表兄也在船上,便遣红杏去问问贾琏吃得如何。红杏到了贾琏船上,只见舱门紧闭,来旺同另几个小厮坐在门口玩牌,只说贾琏已经吃了饭歇下了。红杏到底比普通丫头年长了几岁,那里会不懂,归去了倒也没多嘴,把来旺说的学了一遍给宋氏听。
官船虽广大敞亮,到底不如家里稳妥,几个婆子搀着黛玉,绕了两个回廊,便到了宋氏所居的船舱。两三个半大不小的丫头坐在门口挑鞋模样,看着她们来了,忙争相打起帘子,冲着舱内喊道:“玉女人来了。”
这船天然不及家里爽方便利,床凳桌椅都是本来就有的,不过被褥枕垫倒是一看便知是新做的,梳台上摆了几样精美的盒子,桌上的茶盏花瓶也看得出来是名家手笔,两个丫头拉起屏风,隔开屋子,紫鹃雪雁也翻开箱子,找出黛玉平常的衣裳,替她换上,一面又号召锦书和红杏喝茶。锦书和红杏并不敢躲闲,手脚敏捷地帮着黛玉屋里的人归置好箱子。黛玉忙亲身请她们坐下,一起吃着果子,不免又问起林滹提早回籍的事。
这两个丫头也年长几岁,行事比其别人更慎重些,出门时还轻声问了声小丫头:“玉女人的表兄弟也在船上,可有人服侍在那儿?”得了准信才放心扶着黛玉归去。
黛玉原就想到贾琏不便陪本身去拜见堂婶,倒也不甚在乎。林滹家里现在在都城排的上数,不容小觑,当然有文慧皇贵妃与永宁王的大功绩,但他家竟也不算靠女人发的家,其父是甲寅科进士,官至青州知府,他本身也是科第出身,虽不及林海探花郎的名声清脆,但是成绩拿出来,也对得起“王谢以后,书香后辈”了。婚事天然也没草率,娶的是宋翰林的第三女,黛玉在外祖母家听人群情过这位婶娘,说她行事利落,治家理事手腕还在凤姐之上,内心不免担忧本身要露怯。
林滹根底在姑苏,做京官也才没几年,且他家并不是袭爵的那支,家根柢天然比不上贾王史薛如许富强了多年的世家大户。贾琏从旁瞧了眼来迎黛玉的人,只感觉丫环不如自家的斑斓,婆子们也不甚活络,有趣得很。因在官船之上,他虽故意与伴随永宁王的几位大人交友,也不敢随便走动,且人生地不熟的,也不好拿他惯用的喝酒打赌的套近乎的体例,只好自去安息,令人与黛玉说:“我是后生长辈,本当去拜见表妹的叔伯家人,何如传闻林大人家里头现下只要女眷在船上,实在不敢冒昧冲犯。表妹替我与林恼人陪个不是。如有甚么用的上愚兄的,尽管叫人来唤我。”
本来刘遇这番南下,除了有户部侍郎并户部、吏部、工部的员外郎随行,还带了都察院的左都御史与太病院的右院判赵瑜同他的两位高徒。刘遇常日也不是个娇惯自个儿的人,不过上至二圣,下至朝臣,都但愿他安然安康才好,这也是他头一回单独出远门办差,皇上一面想着玉不琢不成器,一面又担忧他一起辛苦,或是到了南边要水土不平,故而特派赵瑜随行。刘遇用了晚膳,按例让太医给他号了脉,倒是想起前几日在荣国府里头见到的林家表妹,美则美矣,然眸里带泪,面色蕉萃,竟是个多愁多病的,便让赵瑜的门徒走上一趟,去瞧瞧黛玉的症状:“我知林府常日里常请的太医并不是你,不过你顺带把林恼人的安然脉也请了,看看你同僚开的药方剂,比较个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