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第十四回中[第2页/共3页]
顾冲道:“章氏自南渡定居南兰陵以来,支派富强,人丁浩繁。但现在真正在常州府城里的,实在也只要文昭公这一支。他这一支人丁向来不盛,子很有限,文昭公便是他这一房独子,就姊妹也只得两个。大的一个十五岁出阁,不上两年又病故了――是以极垂怜幼妹,手足之情最深。章文昭十七岁落第,入太学,二十岁上奉黄无溪黄相自都城归乡,回到常州后便结婚娶妻,就是盛康盛昌荣的女儿。”
谢楷赧然,低了头不说话。顾冲心知他多少另有些不平,也不再管,只持续往下说道:“文昭公与这盛夫人,前后生了四个儿子,但止行二的荣公一人存活长成,担当文昭公品德学问,又注经修书制典,作了好几桩大事,故而江南士民气目中最尊。但是荣公在这婚事一途上颇不顺,先头连说几家,女方竟都是在请期以后不久便病死。最后还是文昭公的幼妹、荣公的姑母,嫁与成帝之孙、世祖天子之堂弟河阳王为妃的,亲身说合,为其选了松江吴秉麟之女为妻。这吴家蜜斯结婚时年方及笄,但自幼跟从祖父,竟是个极贤达的,自入了章家,奉爷娘、事夫君,表里打理,高低无不奖饰。又生了三子三女。现在荣公早去,这位吴太夫人尚在,便是你那同窗章回的曾祖母了:最是寿高德劭,辈数身份皆极尊敬的人。你此番登门,倒要向她仔细心细地磕个头才好。”
顾冲听他这一问,脸上终究暴露欣喜来。说道:“总算你听出要紧的来。不错,恰是吴天官的孙女儿。当年吴天官原是文官,从州府转任到陕西承宣布政史,后督抚陕西、山西、四川三省,坚城池、组防备,抗击匈奴,保我西北边疆二十载无事。世祖天子都曾三番五次当众对人说,蔡氏窃国,中原祸乱,幸有吴天官督镇边廷,不使匈奴得一丝可乘之机,不然‘五胡乱华’当于我朝重演矣!吴天官运营西北三十载,累功劳晋升直到兵部尚书,得三代君王宠任不衰,军威显赫,绝非别人可及,却始终想着回归他文臣的正道。故而最对劲的就是宗子吴秉麟――少有诗名,风骚文采,只可叹情深不寿,因老婆盛氏病逝,不及一年也跟从去了;遗下一个女儿,就是现在这吴太君。她从六岁起便跟在吴天官身边,最得祖父心疼。到花信之年,提亲的只把吴家门槛都踏下去两三寸。成果吴天官把都城一众都拒了,单应了河阳王妃之请许嫁章家,倒是念她父母早亡,而文昭公盛夫人与她母亲乃是自幼相处的堂姊妹,又靠近江南故里――如此安排,也真算用心良苦。”
顾冲接了茶在手,笑道:“你是说我两个模样相像?但是总该听过‘外甥像舅’这句话。虽俗,说得倒常是准的。”范氏忍不住笑了,谢楷也握着茶杯低了头笑。范氏又叫取些个茶点来,几人各自吃了些儿方罢。
顾冲不由得笑道:“看罢,公然是我说的,小子后生不晓得天高地厚,一不留意就说出要命的话来。亏是在自家,若到别人面前嚷出来,真获咎了人也不晓得。你只瞥见他单活着祖朝时候鼎盛,却不想当初若不是一等一的人家,怎就能与章家早订婚姻;而背面便是从朝堂渐退渐离,也是世代官宦,一方缙绅,如何敢说‘不显’两个字?就你是宰相公子,家门里头正烈火烹油的畅旺,也少不得要怪一句浮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