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第2页/共3页]
李纨听着薛阿姨和贾母等人论及“婚事“二字,见席间探春等众姐妹都是低着头红着脸的,晓得她们毕竟年纪小脸皮薄,女人家不好等闲说“婚事”二字,又见薛阿姨和贾母都是动了真怒的,就不想赶这趟浑水,当下向诸位女人们使了个眼色,迎春探春她们都会意,跟着李纨退了出来。
这时贾母却有些活力,点头向王熙凤说道:“你毕竟年纪小,那里晓得这里头的短长。那些仕进媒的,不管男女,哪个又是好相与的?如果旁人,倒是罢了,开罪了他们,今后我们家的女人们说人家时候,他们在中间胡胡说几句闲话,但是如何得了?”
王夫人乌青着脸,将薛阿姨带至本身的上房,见四下无人时劈脸盖脑好一顿斥责,不过是抱怨她不该获咎官媒、又迷惑韩家从那边得知宝钗其人。
宝钗见她拭了半日,眼角连湿都未曾湿,心中又是好气又是好气,细心想来,却又有几分怠倦。当真讲起来,薛阿姨这碰到事情就抹眼泪的风俗,却已是有好几年了。开初宝钗心疼母亲,尚惶恐不安,事事三省己身,唯恐有去处差池之处,扳连了母亲去。这般几年下来,却已经是垂垂习觉得常了。更何况是现在,想起薛阿姨宿世此生待自家女儿的各种,倒是有几用心冷心累,竟是由着她抽泣去,并不作声。
薛阿姨本来是想着趁了这个机遇劝说宝钗将名下的财产重新交给薛蟠打理的。须知近年来薛家买卖日趋耗损,眼看着半死不活,反观宝钗手头的买卖,如正如一只会生金蛋的母鸡,薛阿姨看得眼热,恨不得亲身脱手,为儿子抢了过来,何如一向寻不到合适的借口。现在她好轻易趁着这个由头开了口,刚刚才说了一句呢,却不料宝钗并不如先前普通顺服,反而拿当日事把她直接顶了归去,不免气恼,却又不好说甚么。
王夫人顿了一顿却自言自语道:“宝钗是从那边跟着甚么锦乡伯家的公子结识的?倒是一桩奇事了。想了想去,别是在王府上熟谙的罢,亏这孩子也沉得住气,这么久了都没有流露风声。”
王夫人闻言哭笑不得,气不打一处来,训她道:“这莫非是当亲娘的应当说出来的话?即使本身亲女儿有了不对,你也只好藏着掖着,替她粉饰,怎好说出来?更何况宝钗那孩子,一贯平和慎重,恪守礼节,就算日日往外跑也只是为了你们家铺子上的事,那里会擅自见甚么人?这阖府的人都在恋慕你有个好女儿,既懂事又无能,谁想你这般不待见她,总逢人说她不好?你的意义我也晓得,不过是因女儿大了,有主张了,就浑身不安闲,想打压打压她,是不是?但是你也要想一想,这里是我家,宝丫头是我一眼就相中了的儿媳妇,你说她不好时,我的脸面又往那里搁?有些人更好趁机说话了。”
倘若薛阿姨肯静下心来细想,说不定也能体味这一番话里的弦外之音,做出对自家女儿、乃至是薛家更好的挑选。
此时薛阿姨见四周一干人都拿眼睛看本身,仓猝向姐姐王夫人表忠心,勉强笑着说道:“这倒是奇了,老太太连宝丫头被人提亲的事情都晓得,如何不晓得那官媒说话不检点,言语里冲撞了我们薛家先祖。如果冲撞了别人倒也没甚么,但是这般倒是有些过了。没何如,我叫人打了她一顿,赶出门去了。莫非是那背后里嚼舌头传话的人顾前不顾后,只顾着热烈,这般要紧的事却未曾传出来?”
“那锦乡伯韩家,传闻不是甚么端庄人,我替你一口回绝了。”薛阿姨心中有些烦躁,恶狠狠说道,“现在你也大了,该晓得甚么人可拜托,甚么人不成拜托。你宝兄弟才是女儿家的良配。你看老太太那么疼你林mm,才想着要把她配给宝玉呢,莫非是一心想害她不成?可贵你二姨母看得起你,情愿选你当这个儿媳妇,你合该不孤负了她这片苦心才是。老是日日像个男人似的往外跑,粉也不擦花也不戴的,成个甚么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