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封神]不要叫朕大王》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90章 没有硝烟的战场(二十)[第1页/共3页]

杨任等见天子喜色,莫敢谁何,也是二臣合该命绝,旨意出,鄂崇禹枭首,姜桓楚将巨钉钉其手足,乱刀碎剁,名为醢尸。监斩官鲁雄回旨,纣王驾回宫阙。姬昌拜谢七位殿下,泣而诉曰:“姜桓楚无辜惨死,鄂崇禹忠谏丧身,东南两地,自此无宁日矣。”世人各惨淡泪下曰:“且将二侯,收尸安葬浅土,以俟事定,再作区处。”有诗为证:

纣王见费、尤二臣谏赦崇侯虎,盖为费、尤二人乃纣王之宠臣,言听计从,无语不入。王曰:“据二卿言,昔崇侯虎,既有功於社稷,朕当不负前劳。”叫奉御官传旨:“特赦崇侯虎。”二人谢恩归班。旨意传出,单赦崇侯虎,殿东头恼了武成王黄飞虎执笏出班。有亚比拟干、并微子、箕子、微子启、微子衍、伯夷、叔齐七人,同出班俯伏。比干奏曰:“臣启陛下!大臣者,乃天子之股肱。姜桓楚威镇东鲁,数有军功,若言弑君,一无可证,安得加以极刑?况姬昌忠心不二,为国为民,实邦家之福臣。道合六合,德配阴阳,仁结诸侯,义施文武,礼治邦家,智服背叛,信达军民。纪纲寂静,政事严整,君仁臣忠,子孝父慈,兄友弟恭,若臣一心,不肆兵戈,不可杀伐,行人让路,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四方瞻仰,称为:‘西方贤人。’鄂崇禹身任一方重寄,日夜勤奋王家使一方无警,皆是有功社稷之臣,乞陛下一并怜而赦之,群臣不堪感激之至。”王曰:“姜桓楚谋逆,鄂崇禹、姬昌簧口鼓惑,妄言诋君,获咎在不赦。诸臣安得妄保?”黄飞虎奏曰:“姜桓楚、鄂崇禹皆名严峻臣,素无过举;姬昌乃知己君子,善演天赋之数,皆国度栋梁之才。今一旦无罪而死,何故服天下臣民之心?况叁路诸侯,俱带甲数十万,精兵虎将,不谓无人。倘其臣民,如其君死非其罪,又同忍其君遭此无辜?倘或机心一骋,恐兵戈扰攘,四方黎庶倒悬。况闻太师远征北海,今又内起祸胎,鼎祚何安?愿陛下,怜而赦之,国度幸甚。”纣王闻奏,又见七王力谏,乃曰:“姬昌朕亦素闻忠良,但不该随声拥戴;本宜重处,孤看诸卿所奏赦免。但恐他日返国有变,卿等不得辞其责矣。姜桓楚、鄂崇禹谋逆不赦,速正典刑;诸卿毋再渎奏。”旨意传出。赦免姬昌。

不题二候家将星夜逃回,报与二侯之子去了。且说纣王次日升显庆殿,有亚比拟干具奏收二臣之尸,放归姬昌返国。天子准奏,比干领旨出朝。傍有费仲谏曰:“姬昌外若虔诚,内怀奸滑;以利口而惑众臣,面是心非,终非良善。恐放姬昌返国,反东鲁姜文焕、南都鄂顺,发兵扰乱天下;军有持戈之苦,将有披甲之艰,百姓惶恐,都城扰攘,诚所谓纵虎归山,放龙入海,必生後悔。”王曰:“诏赦已出,众臣皆知,岂有出乎反乎之理?”费仲奏曰:“臣有一计,可除姬昌。”王曰:“计将安出?”费仲对曰:“既赦姬昌必拜阙,方归故乡,百官也要与姬昌饯行。臣去探其真假,若昌果有至心为国,陛下赦之,如有欺诳,即斩其首,以除後患。”王曰:“卿言是也。”且说比干出朝,迳至馆驿,来看西伯,左有通报,西伯出门驱逐。叙礼坐下,比干曰:“鄙人本日便殿见驾奏王,为收二候之尸,释君侯返国。”西伯拜谢曰:“老殿下厚德,姬昌何日能报再造之恩?”比干复前执手低言曰:“海内已没法纪,今无端而杀大臣,定非吉兆,贤侯明日拜阙,急宜早行;迟则恐奸佞忌刻,又生他变,至嘱至嘱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