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页/共2页]
《括地志》
《淞滨琐话》(王韬著,12卷)
明朝
《徐偃王志》
其一,鬼怪满足了人的求新猎奇的心机。人的心机本能是猎奇心强,这是人类生长和社会生长的需求。而鬼书则刚好能起到满足人的猎奇心的感化。鬼书普通采取纪异、志怪、梦幻、设想等浪漫主义的表示伎俩,故事比较活泼、盘曲,富有传染力。以鬼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合适了文艺创作求新求异的生长规律,也就相互得以促进。
《山海经》(郭璞注)
《洛中纪异》(秦再思著)
《后聊斋志》(王韬著)
《潮海消息夷坚续志》
《酉阳杂俎续集》(段成式著,10卷)
《甄异传》(戴祚著)
《搜神跋文》(陶潜著,10卷)
《松窗梦话》
首要有:
《诚斋杂记》
唐朝
《后西纪行》(6卷40回)
《庚巳编》
《列仙传》
《灵鬼志》(荀氏著)
《汲家琐语》
《右台仙馆条记》(俞樾著,16卷)
《神仙传》
《游仙窟》(张文成著,1卷)
《新齐谐》(袁枚著,24卷,续10卷)
《萤窗异草》(浩歌子著,3编12卷)
《冥祥记》(王琰著,10卷)
《异闻记》
《独异志》
《博物志》(张华著,400卷)
在当代,人们统统对鬼怪事的了消弭了口头相传外,就首要借助于鬼书了。
《池上草堂条记》(梁恭辰著,24卷)
《幽明录》(刘义庆著,30卷)
《伊尹说》(27篇
《集灵记》(颜之推著)
《神仙记》
《博异志》
《搜神记》(干宝著,20卷)
《穆天子传》
《灵异记》
《夷坚志》(洪迈著,420卷)
六朝期间
《里乘》(许奉恩著,10卷)
《汉武洞冥记》(郭宪著,四卷六十则)
《觅灯因话》
《异林》(陆氏著)
《异梦录》(沈亚之著)
《睽车志》(郭彖著,5卷)
《西游补》(董说著,16回)
《神异经》(东方朔著,一卷)
《三宝寺人西洋记》(罗懋登著,100回)
《闻见异辞》(许秋垞著,2卷)
《客窗偶笔》(金捧阊著,4卷)
《幕府燕闲录》(毕仲询著)
战国期间
两汉期间
鬼怪故事也被称为“齐谐”故事或者“夷坚”故事。“齐谐”和“夷坚”别离语出《庄子·清闲游》和《列子·汤问》。能够说中国很早就有了写鬼怪之人。
《酉阳杂俎》(段成式著,20卷)
《归藏》
《遁窟浮名》(王韬著,12卷)
《印雪轩漫笔》(俞鸿渐著,4卷)
综而观之,鬼书汗牛充栋、不成胜数。这除了有必然的经济轨制、社会文明及上层修建诸身分的相互影响以外,相称首要的启事恐怕是鬼怪有其奇特的引诱力和观赏代价。
《江淮异人录》(吴淑著,3卷)
《宣验记》(刘义庆著)
《古镜记》(王度著)
《研神记》
《续西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