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笑里江山风满楼[第1页/共3页]
杜君述和陆迁对卿尘直呼凤相之名甚为不测,但是卿尘语中之意却已是清楚了然。
而那江南陆迁,腹有诗书气自华,年纪虽轻,一双眼睛却透着慑人明光,看去亦是足智多谋之人。她扭头对夜天凌微微一笑,颇是感慨他识人的手腕。
杜君述临走前深深看了卿尘一眼,想起数年前酒后狂放同凌王批评天下女子,竟无一人能入其眼。当日可曾想到,世上有如许一个女子,叫民气服倾慕?凌王现在看来是情已深种,缘分之奥妙,妙不成言。他想到此处,表情镇静,搭了陆迁的肩头道:“陆老弟,人生痛快,彻夜不醉不归!”
卿尘此话叫夜天凌内心微微一动,开口道:“士族门阀虽权倾一时,但也有盛极必衰的时候,现在储君之事不敷言道,反而对诸侯国必得有所鉴戒。中枢一动,诸侯必趁机生乱,却也恰是撤藩的好机遇。削了侯国权势,则中原一统无忧,方能罢休整治内奸,完整绝除比年兵患。”
杜君述道:“也不料外,湛王在门阀士子间早便有礼贤下士的盛名,现在中宫又立了殷皇后,尚且联婚靳家,其势不成小觑。”
卿尘道:“久闻二位大名,本日终究有幸一见。”
陆迁长揖笑道:“郡主谈笑,都是少时玩闹,有褚兄杜兄在坐,戋戋岂敢妄称才子?”
几人寂静,灯火下夜天凌一向沉默不语,仿佛如有所思。偶尔抬眼,却正赶上卿尘也向他看来,眼秘闻精密密带了秋水似的洁白,叫贰心底悄悄一动,竟有种柔嫩入骨的错觉。
谁知杜君述站起来,对卿尘兜头一揖到地:“杜某虽未曾有缘早与郡主结识,却听殿下常常提起,对郡主敬佩非常,请受杜某一拜。”
卿尘看了一眼,除了莫不平,还认得此中一人是现在台院侍御史褚元敬,年纪悄悄放了两年外官,便调回天都擢入御史台,是朝上新秀中的佼佼者,亦是大将军冯巳的乘龙快婿。此时莫不平同褚元敬亦瞥见了她,双双起家道:“见过郡主。”
书房中劈面立着几个朴拙的古木书格,上面堆满了书册文卷,一个戴墨客头巾的年青人正在执卷翻看,中间夜天凌和几人坐着说话。
二更刚过,白日喧闹的伊歌城繁华褪尽,一片安宁沉寂。上九坊凌王府前两盏透明的灯笼照着门口的石狮子,映得路边积雪红彤彤一片。长街绝顶,夜空显出可贵的明朗,数点星光映着漫天雪影,平增几分清冷的意味。
卿尘略觉惊奇:“但是五岁便以诗作誉满江东、人称‘天下第一才子’的陆迁?”
褚元敬道:“济王有勇无谋,脾气暴躁,皇上曾说他难成帅才,既有如此结论,岂能将社稷交与他手?”
杜君述这边却执意拜道:“年前大疫,郡主援救京隶数万百姓,牧原堂多积德事,杜某这一拜是替百姓谢郡主。”
卿尘抬眸,眼中灯影一晃,不管如何说,她也还是凤家的人。
几人会心,莫不平道:“殿下,已是半夜,我等也该归去了。”对陆迁三人递个眼神,便一同告别出来。
但是凤家,像一潭无底的深水,她同凤衍这“父女”,相互摸索衡量,却谁也摸不透谁。这句话,叫她如何去给?
“如此一来,若当真立了他呢?”陆迁问道。
夜天凌清隽的双眸在卿尘脸上微微一转,神情愉悦:“一早说过要给你先容。”一指那年青墨客,“江南陆迁。”
“愿闻其详。”杜君述道。
灯影里夜天凌微微一动,幽深眸底似将这深夜入尽,无边无垠,冷然道:“我不过做了该做的事。眼下四侯国坐大,北疆迟早生乱,我岂能容大皇兄远赴涿州,看那北晏侯神采,荒废一身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