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海到尽头天作岸[第1页/共3页]
……
卿尘凝眸谛视于他,他超脱的笑容萧洒不羁,黑亮的眸心炫光亮耀,一向透入她的心底,将她看得清清楚楚,那降落温和的声音仿佛在引诱着她,等候着她,放纵着她……
夜天湛浑身沐浴在这朝阳的光辉当中,通俗的眼底尽是敞亮与刚毅,回顾处,长风万里,江山如画。
帝曜九年,设琅州、文州、越州、明州、凉州等十一处商埠,四通贸易。异域来朝者数以万千,使臣、商旅、艺者、和尚云集于帝都……
斯惟云昂首,面前那颀长的背影,在高大宏伟的殿堂前显得如此孤寂,他几近能感到湛王心中的哀痛,那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苦带来的哀痛,无言、无声、无止、无尽,满盈于全部光辉的宫阙,六合亦为之寥寂。
沧海笑,滚滚两岸潮,浮沉随浪记目前;
彼苍笑,纷繁世上潮,谁负谁胜出天晓得;
……
《天朝史・帝都》,卷九十四。
八月,废蛮夷之别。迁中原百姓融于边城,四域以内,一视同仁。胡越一家,自古未有也。
七弦如丝,玉洁冰清;紫竹修然,清澈萧洒。卿尘笑看他一眼,扬手重拂,琴音飘摇而起。
群臣辞职,大殿表里垂垂空旷无声,暮色余晖落上龙阶檐柱,在殿中光亮如镜的玄石地上涂抹出寂静的光影。
潮起潮落,澎湃彭湃,一浪过后又是一浪,周而复始,无休无止。
卿尘笑而不语,侧首靠在他暖和的怀中。两人立在船头,湖风清远,劈面拂起衣衫袖袂,轻舟飘零,垂垂淡入了烟波浩渺的云水深处。
斯惟云与杜君述相顾对视,无法感喟,只得俯身报命。
或许是因卿尘回宫的时候越来越少,夜天凌来宣圣宫的次数便更加多了。本日随兴而至,四周不见她人,在这太宵湖上听到琴声,循声而来,却见她单独操琴,眺望那秋色清远的湖面,思路悠然。
他获得了甚么,落空了甚么,在最不想获得的时候获得,在最不想落空的时候落空。
夜天湛双手紧握,猛地闭目昂首,久久不能言语。待到重新展开眼睛,他眼底红丝隐现,唇角却缓缓地逸出了一丝通透而清澈的笑。
托君社稷,还君江山。
帝曜十一年暮春,天都本是暖风艳阳,繁花似锦,高低政通人和,四周歌舞升平,却俄然被东海传来的动静掀起轩然大波。
凶信传入天都已经畴昔一个多月,东海水军数十次出海寻觅帝舟,却始终一无所获,昊帝与天后生还的但愿已极其迷茫。但不管如何劝说,湛王始终不肯担当皇位。国不成一日无君,斯惟云等哀思之余忧心不已,本日再次殿前跪求。湛王却一言不发,只是望着那金銮宝座,兀自肃立。
夜天湛接过元修手中的木盒,熟谙的斑纹,精美的雕镂,恰是他昔年出征之前送给卿尘的。他仓猝翻开盒盖,内里还是那支玉簪,白玉凝脂,木兰花静,中间是一幅雪色的丝绢。跟着他手腕一抖,丝绢上两行笔迹展开在面前。清楚是两小我的笔迹,却神骨相合,如同出自一人之手――
一曲沧海遥,那箫音与琴声流转合奏,如为一体,不在指尖,不在唇边,仿佛只在心间。心有灵犀,比翼相顾,共看人间清闲;相携相伴,万丈尘凡,且听潮起潮落。
帝曜十一年三月,帝命湛王摄政,携天后东巡。四月,登惊云山,祭始帝。从江乘渡,过七州,抵九原。蒲月,至琅州,登舟出海,遇骤风。海狂浪急,袭散众船。浪息,帝舟不复见……
轻舟悠然,波上寒烟翠。青山如屏,半世繁华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