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资治通鉴》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446章 (3)[第1页/共3页]

己未,齐平原忠武王段韶卒。韶有策画,得将士死力,出总军旅,入参帏幄,功高望重,而雅性温慎,得宰相体。过后母孝,闺门雍肃,齐勋贵之家,无能及者。

八月,己亥,齐主如晋阳。玄月,辛亥,齐以任城王湝为太宰,冯翊王润为太师。

夏,四月,戊寅朔,日有食之。

周、齐争宜阳,久不决。勋州刺史韦孝宽谓其下曰:“宜阳一城之地,不敷损益,两国争之,劳师弥年。彼岂无智谋之士,若弃崤东,来图汾北,我必失地。今宜速于华谷及长秋筑城以杜其意。脱其先我,图之实难。”乃画地形,且陈其状。晋公护谓使者曰:“韦公子孙虽多,数不满百。汾北筑城,遣谁过之?”事遂不可。

昭达又决龙川宁朔堤,引水灌江陵。腾出战于西堤,昭达兵倒霉,乃引还。

己丑,齐复威宗谥曰文宣天子,庙号显祖。

齐斛律光与周师战于宜阳城下,取周建安等四戍,捕虏千馀人而还。军未至邺,齐主敕使散兵,光以军士多有功者,未得慰劳,乃密通表,请遣使宣旨,军仍且进,齐朝发使迟留。军还,将至紫陌,光乃驻营待使。帝闻光军已逼,心甚恶之,亟令舍人召光入见,然后宣劳散兵。

冬,十月,辛巳朔,日有食之。

己亥,帝自晋阳奉太后还邺,至紫陌,遇大风。舍人魏僧伽习风角,奏言:“立即当有暴逆事。”帝诈云“邺中有变”,弯弓缠弰,驰入南城,遣宦者邓长飆幽太后于北宫,仍敕表里诸亲皆不得与胡太后相见。太后或为帝设食,帝亦不敢尝。

壬寅,齐以兰陵王长恭为尉,赵彦深为司空,和士开录尚书事,徐之才为尚书令,唐邕为左仆射,吏部尚书冯子琮为右仆射,仍摄选。

收库狄伏连、高舍洛、王子宜、刘辟强、都督翟权贵,于后园分割,暴之都街。帝欲尽杀俨府文武职吏,光曰:“此皆勋贵后辈,诛之,恐民气不安。”赵彦深亦曰:“春秋》责帅。”因而罪之各有差。

壬午,周冀公通卒。

司空章昭达攻梁,梁主与周总管陆腾拒之。周人于峡口南岩筑安蜀城,横引大索于江上,编苇为桥,以度军粮。昭达命军士为长戟,施于楼船上,仰割其索。索断,粮绝,因纵兵攻安蜀城,下之。

丙寅,齐以徐州行台广陵王孝珩录尚书事;庚午,又觉得司徒。癸酉,以斛律光为左丞相。

周晋公护使中外府参军郭荣城于姚襄城南、定阳城西,齐段韶引兵袭周师,破之。六月,韶围定阳城,周汾州刺史杨敷恪守不下。韶急攻之,屠其外城。时韶卧病,谓兰陵王长恭曰:“此城三百重涧,皆无走路;唯虑东直一道耳,贼必今后出,宜简精兵专守之,此必成擒。”长恭乃令懦夫千馀人伏于东南涧口。城中粮尽,齐公宪总兵救之,惮韶,不敢进。敷帅见兵突围夜走,伏兵击擒之,尽俘其众。乙巳,齐取周汾州及姚襄城,唯郭荣所筑城独存。敷,愔之族子也。

壬午,齐以琅邪王俨为太保。

冬,十月,罢京畿府,入领军。

齐斛律光筑十三城于西境,顿时以鞭指画而成,拓地五百里,而何尝伐功。又与周韦孝宽战于汾北,破之。齐公宪督诸将东拒齐师。

丁巳,齐使兼散骑常侍刘环俊来聘。

蒲月,癸亥,周使纳言郑诩来聘。

仲春,辛巳,上祀明堂。丁酉,耕藉田。

俨令子宜表弹士开罪,请付禁推。子琮杂它文书奏之,齐主不审省而可之。俨诳领军库狄伏连曰:“奉敕,令领军收士开。”伏连以告子琮,且请覆奏,子琮曰:“琅邪受敕,何必更奏。”伏连信之,发京畿军士,伏于神虎门外,并戒门者不听士开入。秋,七月,庚午旦,士开依常早参,伏连执士开手曰:“今有一大功德。”王子宜授以一函,云:“有敕,令王向台。”因遣军士护送。俨遣都督冯永洛就台斩之。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