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3)[第1页/共3页]
辛亥,周以侯莫陈崇为大司徒,达奚武为大宗伯,武阳公豆卢宁为大司寇,柱国辅城公邕为大司空。
诏临川王蒨于南皖口置城,使东徐州刺史吴兴钱道戢守之。丁酉,上不豫,丙午,殂。上临戎制胜,英谋独运,而为政务崇宽简,非军旅急务,不轻调发。性俭素,常膳不过数品,私宴用瓦器、蚌盘,殽核充事罢了;后宫无金翠之饰,不设歌女。时皇子昌在长安,内无嫡嗣,外有劲敌,老将皆将兵在外,朝无重臣,唯中领军杜棱典宿卫兵在建康。章皇后召棱及中书侍郎蔡景历入禁中定议,秘不发丧,急召临川王蒨于南。景历亲与宦者、宫人密营敛具。时天暑,须治梓宫,恐斤斧之声闻于外,乃以蜡为秘器。文书诏敕,还是宣行。
齐斛律光将骑一万,击周开府仪同三司曹回公,斩之,柏谷城主薛禹生弃城走,遂取文侯镇,立戍置栅而还。
周文育之讨余孝劢也,帝令南豫州刺史侯安都继之。文育死,安都还,遇王琳将周灵、周协南归,与战,擒之。孝劢弟孝猷帅所部四千家诣安都降。安都进军至左里,击曹庆、常众爱,破之。众爱奔庐山,庚寅,庐山民斩之,传首。
辛未,周主封其弟辅成公邕为鲁公,安成公宪为齐公,纯为陈公,盛为越公,达为代公,通为冀公,逌为滕公。
癸卯,齐诏:“官方或有父祖冒姓元氏,或假托携养者,不问世数远近,悉听改复本姓。”
乙卯,周诏:“有司无得纠赦前事;唯库厩仓廪与海内所共,如有侵盗,虽经赦免免其罪,征备如法。”
戊戌,齐封皇子绍义为广阳王;以尚书右仆射河间王孝琬为左仆射,都官尚书崔昂为右仆射。
周御正中大夫崔猷建议,觉得:“贤人沿革,因时制宜。明天子称王,不敷以威天下,请遵秦、汉旧制称天子,建年号。”己亥,周王始称天子,追遵文王曰文天子,改元武成。
己巳,齐齐如晋阳。
乙亥,立太子母吴兴沈妃为皇后。
丁酉,遣镇北将军徐度将兵志南皖口。
齐显祖将如晋阳,乃尽诛诸元,或祖父为王,或身尝贵要,皆斩于东市,其婴儿投于空中,承之以槊。前后死者凡七百二十一人,悉弃尸漳水,剖鱼者常常得人爪甲,邺下为之久不食鱼。使元黄头与诸囚自金凤台各乘纸鸱以飞,黄头独能至紫陌乃堕,仍付御史中丞毕义云饿杀之。唯开府仪同三司元蛮、祠部郎中元文遥等数家获免。蛮,继之子,常山王演之妃父;文遥,遵之五世孙也。定襄令元景安,虔之玄孙也,欲请改姓高氏,其从兄景皓曰:“安有弃其本宗而从人之姓者乎!丈夫宁肯玉碎,何能瓦全!”景安以其言白帝,帝收景皓,诛之,赐景安姓高氏。
齐主之为魏相也,胶州刺史定阴文肃侯杜弼为长史,帝将受禅,弼谏止之。帝问:“治国当用何人?”对曰:“鲜卑车马客,会须用中国人。”帝觉得讥己,衔之。高德政用事,弼不为之下,尝于众前面折德政;德政数言其短于帝,弼恃旧,不自疑。夏,帝因喝酒,积其愆失,遣使就州斩之;既而悔之,驿追不及。
三月,戊戌,齐以侍中高德政为尚书右仆射。
初,高祖追谥兄道谭为始兴昭烈王,以其次子顼袭封。及世祖即位,顼在长安未还,上以本宗乏享,戊戌,诏徙封顼为安成王,皇子伯茂为始兴王。
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寇俊,赞之孙也,少有学行。家人尝卖物,多得绢五匹,俊于后知之,曰:“得财失行,吾所不取。”访主还之。亲善宗族,与同丰约,经验子孙,必先礼义。高傲统中,称老疾,不朝谒;世宗谦虚欲见之,俊不得已入见。王引之同席而坐,问以魏朝旧事;载以御舆,令于王前乘之以出,顾谓摆布曰:“如此之事,唯积善者可乃至之。”